2023-02-10 10:55:24

教育4.0全球框架:借鑑本地成功經驗創設未來教育的新可能 - 謝思熹博士、曾巧宜

  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下稱WEF)近年提出了「教育4.0全球框架」,對高品質的學習進行了重新定義,指出當今教育體系大多停留於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需要,嚴重依賴被動的學習方式(側重直接教學和記憶),而不是促進批判性思維和個性化思考的交互方式,並未能回應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無法推動創新及適應未來。故此,WEF亦於2020年1月14日發布了其「教育4.0行動」的首份成果──《未來學校: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定義新的教育模式》(Schools of the Future: Defining New Models of Education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白皮書,從全球選出16個典型案例,並呼籲全球教育實現學習內容和學習體驗的8個關鍵轉變,即:學習全球公民技能、創新和創造力技能、(數位)技術技能、人際交往能力、個性化和自定進度學習、無障礙和包容性學習、基於問題和協作的學習,以及終身學習。

 

  然而,除了借鑑世界各地的經驗,要推動教育創新,本地的經驗也是重要一環。筆者近年也看到本地教育創新的先驅,也多走幾步希望為未來教育作出改變,現就以上8點列4間學校的案例:

 

一、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24週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社創課程(中四及中五全級)

 

  課程採用「設計思維模式」和「體驗式學習模式」,從理論到實踐的培訓,探索學校附近的社區的特色和需要,制定相應的社創項目,並教授學生實用的社創概念和知識,包括市場調查、社會效益量度、財務模型、決策及風險分析、項目管理、游說技巧等。利用多元化的社會案例學習分析利弊、營運方式、成本效益等,思考如何創新地解決問題,並提升解難能力。

 

  同時,因課程能善用高中釋放課時的框架下在恆常課節推動進行,既能豐富多元學習經歷,也減輕學生因參與具意義的課外活動所造成的課業壓力。長遠而言,透過這類實踐教育,培養學生成為社會創業家、社會創新者和社會創業支持者,讓他們在探索及實踐過程中,培養創意思考、解決複雜問題、分析思考、創造力和系統分析等能力,也同時讓學生能從周邊事物中關顧生活中的「他者」,培養同理心,日後得以由社區關懷推廣至城市、國家及全球的層面,以成為具創新能力的全球公民。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社創課堂

 

二、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活用課室改建iLAB及「希耆」樂齡科技應用學習中心

 

  以實境教學和STEAM為藍本,引入硬件建設鼓勵學生了解及關心區內需要。當中的「希耆」──長者生活模擬體驗區與萬眾智能生活有限公司合作,模擬真實的家居環境,包括客廳、廚房、洗手間,更有智能家居裝置,為學生提供實境學習場地,亦會邀請社區長者到訪參觀和交流,深入認識長者的狀況。而iLAB則由和富慈善基金贊助,讓學生學習人工智能及編程等知識,更讓學生能與長者一同設計和教導長者使用科技產品,促進長幼共融的社區。

 

  這種設計不單善用科技協助長者改善生活質素或解決問題,培育學生的數碼技術技能、助人自助和創新精神,更能讓青年真切感受到「長者」的需要,培訓青年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以上的合作也創設學校與公私營合作的框架,以跨界別的合作帶動學校創新。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希耆」樂齡科技應用學習中心

 

三、    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做中學」照顧差異,共建平等校園環境

 

  校長與全校老師以「做中學」為宗旨,讓三百多位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從經歷中學習及從服務中體驗,並為自閉、語障、智障、情緒需要或專注力不足等不同需要學生提供均衡而多元化的情境教學及體驗式學習。校內不單設立茶記、鐵路教室、巴士教室、炮循師傅仔(裝修及工匠教室)、STEM And Maker Studio、歷奇項目等硬件支援,更為校內學生創設校本資歷架構課程,讓學生能從不同的情境訓練學習到一技之長,提升學生的社交、語言、自理等相關的能力,並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以助他日投身社會。

 

  學校所建設的二十多個多元化學習場景及資歷架構實習場景,正正是就讀同學的興趣和需要,也正好是離開體制化下單一和模版式的評核要求,回歸教育「有教無類」的初心,也展示了教育個性化、無障礙、包容性學習的可能。

 

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鐵路教室

 

四、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以校園為社區核心,建設1.5公里學習圈

 

  運用跨界別協作模式以及「資源共享」的理念,為退休人士及長者提供一個能與學生互動學習的平台,讓他們重返校園,持續進修,達致「終身學習」的目標。同時設計「1.5公里體驗式學習圈」的教學理念,以社區為本及STEM連繫區內不同元素,與創新科技團體、非政府組織、地區團體及區議員建立合作關係,而學習活動不少由長者義工擔任導師支援學生,讓學生了解社區狀況,尋找合適素材完成活動,如:空氣監察、河水監察、人口老化等,將校內知識、資源與社區連結起來,培養學生關懷社區的習慣以及勇於嘗試的精神。

 

  從開放校園讓長者與學生共同學習,不單是「終生學習」最佳的展示,更重要是當兩個群體走在一起時,能夠就自己所關注的議題切實執行,表達關心,讓學生從小就能從協作中學習解難。過往有關水質及空間監察的問題,更得到相關政府部門正面的回應和處理,讓學生的學習不止於書本,而是在現實情景中發生。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1.5公里體驗式學習圈

 

  以上創新的例子只是本地以及世界的冰山一角,我們所要了解和知道的不只是現在有甚麼人做了好的教育創新,而是如何借鑑這些例子推動下一個教育變革。正如WEF白皮書最後所呼籲,要帶來改變,不只學校和教育工作者,而是必須要政府和私營部門採取行動,將這些有前途的新模式、標準和方法連接起來、擴大規模並成為主流,確保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4.0。而香港作為全球教育頂尖地區之一,更應該善用本地已有經驗,推動全球作出改變。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