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3
聯儲政策變調在即 中國刺激觀望為主
壞消息不斷的一周。上周美聯儲在談論減少購債規模,中國政府打算實施數據隱私法,德爾塔病毒蔓延愈演愈烈,澳洲新西蘭突然宣布封城,數家大行調低美國經濟增長預測,中國月度經濟數據差強人意,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暴跌。政策、經濟、病毒三面夾擊之下,CBOE恐慌指數VIX大起大落,資金逃離股市轉入債市,富時全球指數上周下挫1.8%,國債市場則挾勢上揚,美債德債日債等天堂資產利率下行。受到聯儲政策轉向和避險情緒升溫的雙重作用,美元指數大幅上漲,收報近93.5,這是去年4月以來的高位。黃金價格大致持平,並未受惠於市場波動,石油價格則受到需求下跌預期的衝擊,大跌7%以上。
美國聯儲上周公布7月會議紀要。FOMC首次公開討論改變2020年3月開始的量化寬鬆政策,「多數委員認為今年內開始降低購債額度是合適的」。筆者相信聯儲作出政策變更應該是箭在弦上了,估計聯儲正式宣布縮減購債規模會在8-10月發生,最有可能的是9月21-22日的公開市場委員會例會上。政策開始實施則估計在11月或12月。
(資料圖片)
公開市場委員會用了「滿意」來形容目前的通貨膨脹。聯儲的中期通脹政策目標是2%,現在CPI升到5.4%,應該說當局在刻意淡化當下的物價壓力,維持通貨膨脹屬於過渡性性質的判斷。同時貨幣當局認為就業目標尚未完成,需要繼續努力,疫情重燃更增加了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這種表述為政策回調的力度畫出一條線。以目前美國已經見到的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貨幣當局到了必須要作出一些舉動的時候了,這是聯儲的責任,也是紓緩資產價格暴漲的手段。不過體系內的流動性真正收縮,恐怕需要等到明年中左右。聯儲對通脹的表述,是在暗示目前的通貨膨脹並未到倒逼貨幣政策的地步,而且還要看疫情發展。及早動手、緩步慢行是筆者對這份會議紀要的解讀。
中國7月份的月度經濟數據都不太理想。除了受到疫情和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外,筆者覺得消費受到居民收入預期的影響,工業受到房地產業收縮的影響。疫情后的複甦應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產業鏈的修復,封城停工帶來經濟活動的暴跌,解禁之後就會有一次V型反彈。這在中國去年5月開始發生了,在美國今年3月開始出現,歐洲也開始有了,日本滯後一點。第二階段是資產負債表的修復,換一句話說,消費者兜裏的錢要回來,企業帳戶裏的資金要回來。儘管各國在就業市場都有明顯改善,但是最後那一點復甦卻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
中國經濟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第一階段修復已經完成,第二階段修復卻需要時間。還有一部分人失業,最近的監管政策也會增大部分行業的就業問題。沒有失業的人,對未來的收入預期也作出下調,這就反映在消費數據上。至於企業,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十分嚴重,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問題十分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投資,並向產業鏈上下游傳導。不過,目前所見經濟放緩比較溫和,仍在政府的預期範圍之內,所以政策焦點相信不在穩增長上,調結構、強監管、壓槓桿仍是重點。下半年地方專項債發行會增加,財政上會多一些彈藥儲備,發力恐怕要到年底,規模也可能有限。
進入7月後,不僅中國的月度數據疲弱,美國也是一樣。疫情重燃和收入預期回落是橫亙在全球第二期復甦面前的兩道坎,正如筆者所預言的,復甦路途不會一帆風順,不過復甦方向仍會繼續。
本周有三件大事需要密切觀察,第一件是港股和中概股的表現,在嚴重超賣之後是否有一輪反彈,第二件是8月26日或之前美國政府需要提交新冠病毒溯源報告,這可能成為新的地緣政治熱點。第三件是8月26-28日在JacksonHole舉行的聯儲年會,這是聯儲提出減少購債規模的第一個潛在時間點,不過估計鮑威爾會等到9月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才作決定。除此之外,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會議紀要和美國上月通脹數據也值得關注。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你點睇?】媒體近日報道有關愛隊涉活動造假或誇大以滿足KPI,事件會否影響你對關愛隊的印象?►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