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9-11-29

世界處處日本病

  如今的世界,幾乎處處都已經成為日本或正在步向日本 — 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是所謂「日本化」。

 

  不少經濟學家這十年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全球經濟正在步日本經濟的後塵,其中最不厭其煩講的是前日本銀行總裁白川方明。筆者在一次董事會上結識了白川,之後每次交流他都提到Japanisation。

 

  白川為第30任日本銀行總裁,作為日本貨幣政策的掌門人,任內經歷了兩次巨大的挑戰。第一次是雷曼事件所觸發的全球金融風暴,白川與伯南克、特里謝攜手通過非常措施,穩住了市場信心,拯救了全球金融體系。第二次是安倍晉三第二次就任日本首相時提出安倍經濟學,通過大量發行貨幣、貶值日圓來改變消費者的通縮預期,提振日本經濟。安倍要求日銀將央行的通貨膨脹政策目標由1%提高到2%,並為此實施激進的貨幣寬鬆政策。

 

  白川對安倍經濟學的長期效果不以為然,認為貨幣幻影下產生的增長與物價預期不可持續,對金融體制可能產生的長期副作用不可低估。哪怕最後日本銀行調高了通脹目標,在政策實施上也是念拖字訣,直至他「被辭職」。作為日本銀行法實施以來第一位任期未滿便離任的央行行長,白川方明離去時候沒有鮮花與香檳,但是他的預言卻被證實了。日本從來沒有達到2%的通脹目標,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射出去後,經濟除了一陣短暫的喧嘩並沒有走出增長的困境。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這個惡性循環,給日本帶來平成時代失去的三十年,而且暫時還看不到打破僵局的曙光。

 

  世界上愈來愈多的國家,正在重蹈白川所管理的那個日本覆轍。需求低迷、投資不景,幾乎成為一個通病。經濟前景不明朗,通脹預期自然不高,消費者情願持幣待購,而消費增長緩慢企業也就不願意投資。針對經濟內在動力不足,貨幣政策被大幅放鬆,流動性滾滾而來,但是企業的投資意欲卻不提升,資金滯留在債券股票市場;貨幣政策效果不佳,財政擴張隨之而來,可是公共開支的乘數效應有限,對實體經濟的拉動力有不逮。

 

  日本病正在向世界蔓延。提起日本失去的黃金時代,幾乎所有日本學者都指向房地產泡沫崩潰。資產泡沫破滅,在世界許多國家在不同時期都曾發生過,都曾有過經濟、資產和社會的痛楚。多數國家若干年之後都會出現經濟復甦。這是典型的信貸周期導致經濟周期的起伏。日本病的關鍵問題不是發生了資產泡沫,而是泡沫破滅後政府的不作為、亂作為,銀行壞帳得不到清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能力受損,政府一味用貨幣政策來製造人為增長幻影,才是日本病的死結。

 

  白川早已離開貨幣政策決策者的崗位,但是他的各國央行同事們卻仍然在做他當年反對的事情。其實,經濟活力來自民間投資與消費,是乃內生經濟動力,是乃可持續的增長。缺少改革主導的刺激政策,不過是一場本末倒置的政策亂局。

 

  本文原載於今週刊,為個人意見,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陶冬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日本病 #增長 #通脹 #利率 #白川方明 #安倍經濟學 #貨幣政策 #通脹目標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