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4-04-02

消費稅救不了安倍

  日本於4月1日將消費稅率由5%提高到8%,安倍經濟學總算在削減赤字上邁出了一步。日本的公共債務負擔超過GDP240%,政府收入中54%用來支付利息開支,而目前的發債成本已經處在人為的低無可低的水平。可見財政改革勢在必行,提高稅收刻不容緩。

 

  然而光靠加稅,日本經濟是走不出目前的困境的。結構性改革,也不是光靠加稅就可以交差的。安倍經濟學推出至今已有一年半,成效如何?前景又如何?觀點見仁見智。安倍經濟學的幕後主腦、耶魯大學教授濱田宏一,對其成效評價較高,而且聲言一旦經濟下滑,必須採取進一步的量化寬鬆政策。濱田的學生、日本銀行前總裁白川緒方在瑞信舉辦的研討會上,對迄今的寬鬆政策評價頗低,私底下直言安倍經濟學快要走到盡頭。

 

  目前看來,日本經濟在今年前兩個季度均可以錄得4%以上的增速,分別受惠於消費稅調高前居民的提前購買和政府為穩定經濟所推出的額外公共開支,這應該是此輪安倍經濟學可以帶來的最大增長紅利。至下半年,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到百分之一以下,日元貶值所帶來的短暫動力消失,經濟的持續增長機制未見形成。

 

  安倍經濟學的主軸在於:1)擴張基礎貨幣/貶值匯率;2)推出短期財政刺激措施;3)通過提高就業市場活力、減少監管、降企業稅和加入自由貿易區等結構性改革打造可持續的增長動力。是所謂安倍經濟學之三支箭。第一二支箭射了出去,曾經觸發日元大幅貶值,股市一度暴漲,但是現在看來它們對經濟的幫助遠沒有對股價那麼好。

 

  理論上講,日元貶值應該利好出口,抑制進口,為日本經濟帶來立竿見影的刺激效果。然而事實上,由於生產線早已外移,除個別產業外貶值對日本出口的提振作用遠遠弱過預期。反而屬於剛性需求的能源進口因幣值變化而大增,貿易逆差迭創記錄。通貨膨脹距離央行2%的目標尚有差距,但是物價確有上升。不過,物價上升源自進口通脹,國內企業未能享受到加價的好處,消費者卻慘遭通脹之稅。日本銀行盯CPI的政策,得到似是而非的結果,不僅不能刺激投資,反而抑制實際消費力。

 

  安倍經濟學的最大死穴在就業市場。日本企業盈利去年增長接近五成,但是員工花紅僅微增1%,家庭收入仍處負增長。企業現金收入對GDP的佔比跳升到13.4%,但是企業資本開支對GDP的佔比卻依然維持在超低的7.3%,企業對投資仍然沒有信心。不少分析員將日本企業盈利改善歸功於匯率,其實利潤主要來自成本削減。靠砍開支過日子,企業自然不願意在僱傭和工資上大開銀包,少了收入預期的改善,消費無從發力,所謂經濟復甦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

 

  安倍經濟學中的第一二支箭,不過是助推器,打造可持續增長還要靠結構性改革。但是結構性改革必然要面對各種利益集團的制肘,除了不利增長的消費稅外,安倍在此領域並無值得圈點之作。而且他本人幾乎將所有精力傾注在修憲和外交上,結構改革舉步維艱。日本通過改革跳出增長陷阱的窗口期,似乎已漸漸關閉,連濱田教授也忍不住給改革一個「E」的評分。

 

  本文原載於今周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陶冬天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