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8
老男人忌變「老是佛」
已退休或快到退休年齡的男人之中,有一種,頗為令人討厭,大眾稱之為「Old Seafood 」或「老是佛」(不想寫出真正的字)。
甚麼是「老是佛」?特徵包括:一、看不起年青人,開口埋口一代不如一代;二、自私,沒有社會觀及世界觀,只顧私人利益;三、思想落後,永遠只停留在自己的「黃金期」,不知世界已飛躍進步;四、自以為是,單憑自己的淺窄經驗看事,以為這是已通天下大道理;五、行為又cheap又小家,外型五十年不變;六、對社會的不公不義,視若無睹;七、參與任何公務私務,全只以個人利益作出發;八、年紀六十或以上的男性。
事實,小弟認識的,也有多位有齊上述八項標準,包括經常見報的「有頭有面」公職人物。
以上所有人物,本來,與我在同一世代長大,超過六十五歲,多屬貧困家庭出身,靠不停拼搏才達至財務自由。理論上,價值觀念應該相近。
結果如何?各走極端!很奇,我們其實受相若的教育模式,經歷一同的香港政治經濟變化。但發展下來,有部分,非常重視金錢以外的人生價值。而「老是佛」一族呢,不時掛在口邊的,是絕對物質化的「收成期」論,覺得大家應該「悶聲發大財」,年青人不應不停要求社會作這樣那樣的轉變,阻住地球轉,甚至摧毁佢地努力多年的「利益建設」。
任何一個世代的年青人也有份貢獻社會,收成豈能沒有他們一份?
其實,我看,戰後香港整體的成功,乃至每個人的成功,皆不是單憑一個人甚或一組人的努力,而是集合老中青三代艱苦奮鬥,加上良好政策及天時地利人和而成的。「老是佛」們眼光實在太淺窄,竟將所有功勞攬到自己一群上了岸的人物身上,怎可能令其他香港人,尤其年青人接受?
社會所有成果,一定是由各行各業老中青三代携手打做的,沒有誰比誰更重要!
不同年代者互相揶揄,絕不值得鼓勵。
人,有很多層次,不需要求人人達到最高的靈性一層,但亦應避免只去到「窮得只剩下錢」這個最低層。香港,建設經濟以外(例如公平制度、環境保護、堅守法治…… )的一切,對健康發展非常重要,尤其必須打造做堅穩的「軟實力」。「老是佛」們自私的「收成期」論,絕不值得鼓勵!
人生有很豐富的層次,切勿「窮得只剩下金錢」。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