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3-03-21

給孩子空間 要進退有據

給孩子空間

 

  做父母,特別是樣樣事跟到足的父母,教孩子時,只會教多,而不會教少。所指是例如見到孩子做事不對,就重覆多次來教導,指出錯處。又或者學某一樣東西,一定要拿第一,不管孩子喜惡。

 

  在一次同場講座中,前男拔校長張灼祥先生說在他的經驗中,家長為子女做的事物,只有過多,從沒有不夠。做父母要反省的是,是否應該減少給孩子,特別是除了愛心和關懷以外的物質供應。     

 

令親子關係和諧

 

  孩子是明白和接收到我們的信息的,倘若我們太過長氣、重覆太多、孩子覺得悶,本來覺得有道理也會變得反抗,聽不入耳。


   
  願意/夠膽提出反駁還好,起碼有溝通和了解。相反,若孩子默默承受,久而久之,輕則反叛;重則心靈發展不健康,精神健康出現問題。

 

  給孩子空間,也是給自己空間。教孩子要先想過,進退要有據,適可而止,不要每次也硬來,令親子關係和諧些。

 

要進退有據

 

  簡單就以穿衣作例子。例如在氣溫轉涼/冷的時候(只得約10度),早上叫他著衫,不停說「著多件衫,否則會著涼」。太太有時會說很多遍,兒子本來打算穿多一件衫,也變成諸多扭擰,折騰半小時。需要適當停止囉嗦,但要多計劃和事前準備一下。

 

  我與太太說,孩子不穿多衣,可能有多個原因:

 

  -同輩效應,其他同學只穿兩件,他不會穿三件,免得顯得格格不入

 

  -他本來不怕冷,年青人身體(13、4歲)正是當打之年,不像我們

 

  我說如果要叫他多穿衣:

 

  -在早一天與他商量,反正天氣預測也算準確。不用等到返學時才展開大辯論

 

  -不要一定要他服從,如果他不聽,就放他一馬,下次再來

 

  -告訴他如果冷親,後果自負

 

  -如果真的著涼,就是最好與他講道理的時候,軟(關心)硬(提他要聽大人話)兼施,效果更好,他下次會更願意聽話

 

溝通要有策略和預備

 

  和8、9歲以上的孩子溝通要有策略和預備,不論要他做一些不太願意的事情,他喜歡的事也要懂得適當時「收手」。

 

  有時早上叫兒子起床,我偶然會唱出來:

 

  My Son,今天你如何,是否瞓得好嗎?
  My Son,你背脊痕喎(見到他抓痕),我幫你抓囉。
  My Son,今日天氣好靚喎,起身囉。
  My Son,起身落街食白粥囉
  ......

 

  當說多兩、三次「起身」,兒子會顯得不耐煩,我便會收手。跟他說,5分鐘後起身,一般他們會自動起床。

 

  如果我不停呼喝或叫他起床,只會令大家覺得煩。  

 

溝通聆聽至重要

 

  親子溝通可能比生意談判更費時,因為由孩子出世至獨立生活或出外讀書,時間漫長。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孩子,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給他們。

 

  但是如果方法不對或缺乏溝通(表面上聽但有否真正聆聽?),縱使以為已付出了100%的愛和心機,換來卻是反效果。

 

  有些孩子日後會對抗和抗議地說:「我都無話要學依樣嘢。係你逼我嘅!」這又何苦呢!

 

我的開心事

 

  (一)從澳洲帶回一些在農場摘的新鮮又美味的士多啤梨,送給親友和鄰居,很開心。

 

  (二)在溜冰場看見一美少女以極之優美和自信舞姿,展現令人讚嘆的溜冰技巧,如沐春風,開心有一個愉快的晚上。

 

  (三)在地鐵,看見一年青人讓座給一個孕婦,我報以一個鼓勵的微笑和點頭,以示讚賞。

 

  (四)在周六早起,替朋友處理欠卡數的問題,希望幫得上忙。

 

  (五)與外父、母逛九龍寨城公園,經過廣蔭庭,環境優雅和寧靜,地上的「五蝠壽鶴圖」美麗非常,給人一種祥和的感覺,值得再去。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

更多親子理財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