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4
到農禪寺欣賞建築之美、澄淨心靈
台灣的人文風景當中,宗教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許多佛教寺廟,設計出非常優美的建築,風格各不相同。信徒固然因此能夠更加沉浸到宗教氣氛當中,就算非信徒也能純粹從美學的角度欣賞,讓心情沉澱下來。台北市的法鼓山農禪寺,就是個絕佳的例子。
這座道場位於北投區,其實就在大馬路旁邊,距離捷運站也只需要走15分鐘,交通很方便,不過卻奇特的透過空間規劃,成功營造出遠離塵囂的寧靜感,把一切紛擾隔絕在外,最近還得到建築金獎的肯定。
看到「水月池」馬上讓人心情沉澱下來
從車水馬龍的馬路一轉彎,就進入停車場,映入眼簾的是長80公尺,寬40公尺的水月池,只有一小部分種了蓮花,絕大部分是留白,任憑天光映照和微風吹拂。奇妙的是,只要站到不同角度,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還會隨著時辰而轉換。水池旁邊的160公尺長廊,通往大殿。整體散發的寧靜氣氛,讓每個人的腳步都會不知不覺的放慢下來。
通往大殿160公尺的長廊
農禪寺屬於法鼓山系統,也就是台灣已故高僧聖嚴法師創辦的道場。設計北投農禪寺的是台灣著名的建築師姚仁喜,發想卻來自聖嚴法師。據說禪師只說了六個字「空中花,水中月」。言簡意賅,也成為水月道場命名的來由。
聖嚴法師希望建築樸實無華,清雅簡約,而且要有一種長在水裏,浮在水上的空中樓閣景觀。透過建築師的巧思,果真完成了這座台北市的地標禪寺。
大殿西側的「心經」隨時間和光線不同,映射在地板上呼應「空中花,水中月」的意象
外牆以清水模混凝土為主,以及石頭和柚木這些天然建材。大殿的20根巨大廊柱,線條流暢中帶有古拙美感,具有一種歷久彌新的氣質。為了減少耗能,沒有多餘的裝飾。內部採用木地板和木質牆面構築,呈現出低調的寧靜空間。最特別的是把《心經》經文鏤空在西側整面牆上,隨著天氣和時間轉換,自然的光影投射,會把經文以不同角度映現到大殿的空間裏,呼應「空中花,水中月」意象。
廣場上的「金剛經」讓很多人不由自主停下腳步抑頭細細閱讀
建築內部含括禪堂、齋堂、大寮、辦公室、知客處、教室、寮房等空間,機能相當完善。面向廣場的混凝土牆面,還鏤刻整部《金剛經》五千多字的經文。我見到許多人參觀時,都會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靜靜抬頭仰望,細細閱讀,感受到強大而寧靜的力量。看寺方的介紹,原來當初聖嚴法師就是希望透過對空間的經驗以及環境氛圍,轉化人心,啟發正念。以我親自走訪的感受,絕對是達到了這個效果。
農禪寺建築風格和傳統寺廟截然不同
農禪寺的食堂菜色也和傳統齋菜有明顯差異,非常值得推薦
農禪寺的特色除了建築,還有積極而現代的弘法方式,吸引很多年輕人學佛。禪修的方式也很符合都會需求。參訪當天我注意到,原來有不少很適合上班族下班後搭捷運來參加的活動,還有免住宿的迷你型禪修。跨年夜的時候,農禪寺會推出共修祈福活動,提供一個另類的跨年選擇。在這麼美的道場,跟大家一起誠心祈禱,迎接新年,想必心靈也會獲得澄淨。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