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7Photo: iStock
中美過招小心翼翼
中美角力持續升溫,香港在當中的角色愈來愈「吃重」。繼美國於去年11月27日通過《2019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 of 2019)後,中美雙方頻密過招。中央政府為香港立下「港區國安法」並於6月30日在港實施,美國總統特朗普便於7月14日簽署《香港自治法》(Hong Kong Autonomy Act)及「行政命令」(The President’s Executive Order on Hong Kong Normalization),取消香港的特別待遇,法案一條比一條辣。
特區政府於7月31日宣布因為疫情嚴峻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美國政府隨即於8月7日祭出制裁名單,宣布制裁中央及特區政府十一位官員。中央政府毫不示弱,外交部於三日後8月10日公布反制裁美方十一位在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參眾議員及非政府組織負責人。最新一招是美方於8月11日宣布禁止香港出產的產品標記「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而要改為「中國製造」( Made in China)。中美雙方拳來腳往,香港夾在中間,有苦自知。
針對執行「港區國安法」的官員
由泛民及港獨人士不斷游說美國制裁香港並提交制裁人選開始,這張制裁名單一直是各方焦點。傳媒隔三岔五便問我「怕不怕怶制裁」,我也答到麻木。最後令人詫異的是,榜上有名的十一位官員中,竟然有七位港官,人數比遭制裁的新疆官員更多,令人側目。
會出現這個情況,除了泛民人士積極提交名單「功不可沒」外,我相信香港透明度高,美方較易掌握官員的職位及負責事務也是原因之一。再者,名單明顯是針對負責執行「港區國安法」的官員,於是連國安委秘書長陳國基也上榜。
制裁官員影響輕微
上述制裁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官員不會獲發美國簽證及在美資產將遭凍結。簽證限制包括受制裁人士的配偶及任何年齡的子女,林太在美求學的兒子的簽證可能受影響,不過傳媒報導他已離開美國,大抵林太早有安排。至於其他官員有沒有子女在美求學則不得而知。一直以來,長春藤大學都非常保護學生,希望今回大學也以珍惜人才為原則,不要輕易取消相關學生的學籍及簽證。
資產方面,相關官員已先後表示在美國沒有資產,也不是特別嚮往去美國;鄭若驊司長與丈夫共同持有的公司已出售美國資產,所以實質影響不大。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表示自己在國外沒有一分錢資產外,更說「可以給美國總統特朗普寄一百美元,以供其凍結之用」,幽其一默,可圈可點。
連鎖影響則和銀行業息息相關。根據《基本法》,香港只執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制裁,個別國家的單方面制裁要求,在港沒有法律效力。金管局亦已表示不會執行上述制裁,不會對被制裁人士及其交易對象採取任何措施。不過,香港的銀行要合規,特別是有美國及國際業務的銀行,他們要自行考量是否執行制裁,例如凍結或結束受制裁人士的美元戶口,以免自己的美國業務受影響。
禁示「香港製造」違反世貿規定
美國的最新花招是禁止香港產品標示「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而要改為「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其實已違反世貿規定。世貿設有產地來源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 on Rules of Origin),對於產品以甚麼原則來決定其產地來源有嚴格規定。特區政府將向世貿投訴,我十分支持。
至於其他制裁措施,例如取消香港的特別待遇,取消戰略物品出口的許可豁免等等,我認為實際影響輕微,但是美國不斷搞這些政治動作,製造不穩定氣氛,會令香港的國際形象受損。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至今並未推出真正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大辣手段,我相信是要顧及美國在港的龐大利益,例如很多中國科企會在香港上市,美國投行生意源源不絕,而且對於美國的銀行來說,亞洲是最高增長的地區,在商言商難以放棄香港及大中華市場。
中國對等反制
中央政府說反制就反制,隨即反制裁美方十一位議員、非政府組織及智庫負責人,態度清晰,毫不含糊。不過,我認為對他們而言,制裁的影響也很輕微,皆因他們並非走訪中國或香港的常客,估計在中國或香港也沒甚麼資產,平日打中國牌均是出口術為主。即使智庫負責人需要四出考察交流,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家都改變了工作模式,視像交流更加方便。
由此可見,目前中美使出的招數仍然謹慎,雙方均小心翼翼,你一局我一局的打「因住波」。至於未來會怎樣發展,我認為視乎以下變數。
未來發展四大變數
首先,美國總統大選逼近,美國疫情失控影響特朗普連任機會。為了連任,特朗普狂打中國牌,不論是抗疫、科技發展、美國人職位流失等等,一於「甩鍋」給中國,以求轉移視線。美國大選變數甚多,例如郵寄選票容易作弊、郵政部長被指有利益衝突,他甚至放話說資源所限,郵寄選票將有延誤。若選情急轉直下,特朗普急起來,不排除會對中國及香港出狠招。
第二,雖然特朗普使勁「甩鍋」,但是中國其實有遵守第一期貿易協議購買美國農作物,可算交足功課。但是疫情嚴重衝擊美國經濟,美國出現空前失業潮,並且陷入經濟衰退,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萎縮30%。美國部分產品對中國市場有依賴,因此美國出招有顧慮。
第三,「港區國安法」實施了個多月,被視為美國頭馬的黎智英及在日本深受歡迎的周庭被捕。我相信美國在觀察「港區國安法」的執行情況,特別是會否動用第五十五條,把被捕人士移到國內受審。若真的動用第五十五條,將給予美國大動干戈的借口。
第四,人大常委會於8月11日全票通過《香港第六屆立法會繼續運作》議案,決定「第六屆立法會議員全體續任不少於一年」,議員不用再宣誓,也沒有DQ問題,大家可以齊齊「上車」。中央政府高招釋出善意,同時把DQ變成偽議題,美國失去發難的理由。
讓香港浴火重生
因此,我認為美國短期內再出大招的可能性較低,但是香港身處夾縫,相信仍會處於飽受霸凌的不安定環境下。我的最大期望,就是特區政府能盡快遏止疫情,把經濟損害減至最低,在立法會和建制派議員多合作,當施政暢順,便可推動改革,刺激經濟,並著手處理社會上的深層次問題,讓香港浴火重生。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