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7-03-24

驗證理據 尋求真相

  撕裂的社會有一個特徵,不同人對同一樣事實,往往有南轅北轍、截然相反的解讀。他們互不相識,但都以為真理在自己手中,看一看近日特首選舉中的爭議,便可見到大量例子。

 

 (iStock)

 

  林鄭開會時很快便可做判斷,有人會說她是精明能幹,但另有人也可把她說成是剛愎自用。

 

  對下屬嚴厲,有人會認為是「惡死」、不受歡迎,但也可解讀為做事認真、要求高。

 

  前財爺看起來好像沒有做過甚麼事,他的辦公桌面上亦空無一物,甚麼時候都乾乾淨淨。他自稱如天鵝般優美地在水上滑行,但見不到的雙蹼其實在不停的拍動。沒有做事可以解為無為而治,不是work hard,是work smart,但也可理解為懶惰,從來不肯承擔,A字膊,哪一個才對?

 

  自己不幹活,全都讓手下去做?這是領袖才能,還是讓手下把持了「朝政」,自己糊里糊塗,不知發生了甚麼事?見到乞兒不施捨,這是缺乏愛心,還是洞悉世情不應鼓勵行乞?肯付錢的則是愛心爆棚,還是十分愚蠢?

 

  此類例子俯拾皆是,但大家若都堅持己見,怎樣化解?

 

用事實檢驗分析 從全盤證據辯證

 

  我們其實不用悲觀,誰對誰錯總是可以用更多的事實作檢驗的,又或大家可心平氣和的分析問題,以找出真相。舉兩個例子,香港一直有人在散布一種說法,中央有兩條路線,一是讓鬍鬚做特首,習核心肯與他握手是證據;另一路線是支持林鄭登上寶座。此種論述若無更多事實,我們便只能各自自說自話,無從辯證。

 

  傳聞人大委員長張德江發了話,中央政治局常委開了會支持林鄭,多了這極可能是事實的說法,所謂兩條路線的假說應再站不住,但好事者仍可繪影繪聲說政治局不等於是習核心。

 

  這其實也可被更多的事實所驗證,梁振英升級當了國家領導人,習核心又當眾與他握手40秒,若不明習已「畫公仔、畫出腸」支持林鄭,便真的是笨蛋一名,當然也有可能是別有用心地在死頂。所以要對爭議性的問題作出正確判斷,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找來更多的事實去分析。

 

  林鄭有所謂「廁紙門」事件,她是離地?還是性格率直,肯自爆瘀事?這也是可以用更多的事實去幫助判斷的,到她所住的會景閣附近走一走便知。我二十多年前剛到科大上任時,曾被安排住在此地3個月,此地附近並無生活用品的銷售點,要走上十多分鐘才有超市,十分不便。

 

  我們大可想一想,若是晚上在附近要買廁紙,有何可行方案?普通人大可走路到灣仔看看超市是否未關門,但林鄭是名人,大概不行。設身處地,我相信打的回故居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她是離地、率真,還是判斷明快?我們可自行判斷。我對一些不理生活瑣事的人一般十分理解,大學中不少同事是absent-minded professors,他們潛心更重要的學術探索,不分心處理小事,是最懂使用時間的人。

 

  既然通過詳盡的搜集事實及分析,我們對同一事實的理解有可能得到共識,從而減少爭執,但為何這並不經常發生?一個原因是在互聯網的世界中,大家對資訊都當作是即食麵,知道了一丁點東西,便又跳到另一種資訊去,不求甚解。此種資訊碎片化的現象中國古代早已知之,「盲人摸象」這一成語正是警告我們解讀事物要搜集到足夠的資訊才會準確。

 

資訊成為即食麵 片面而不求甚解

 

  我們若堅持盲人摸象的作風,摸到象尾便說大象是一根繩子,摸到象腳卻說它似一根柱,然後又相互爭論不休,再而大打出手,這是否無謂?若此風繼續吹下去,社會不同人等對世界認知的分歧便愈來愈大,大家都會視不同意見者為患有認知障礙症或是邪惡之輩,社會怎會不加劇撕裂?

 

  對特首選舉中網上或部分媒體出現的攻訐言詞,最理性的態度便是停一停、想一想,看看某些結論是偏見還是道出了真相。與其說別人是變了,不如想一想是否自己的眼鏡顏色變了,在不同網站有理無理都加likes或嬲,十分可笑。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雷鳴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2017特首選舉 #特首 #選舉 #林鄭月娥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