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低空經濟︱全球低空經濟潛力大!兩大優勢︰促進就業+比傳統飛機更環保 香港適合發展低空經濟嗎?運用地理資訊系統規劃航道外,還有一因素被看好!
新華社引述估算,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逾5,000億元人民幣(約5,452億港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2.18萬億港元);而摩根史丹利亦預測,到2040年,城市空中出行全球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美元(7.81萬億港元),到2050年會暴增至9萬億美元(逾70萬億港元)。
低空經濟不但促進就業機會,例如波音估計,未來20年航空業會需要230萬名新血,包括65萬個機師和近百萬名空中服務員,還因為這些飛行器多以電力推動,碳排放比傳統飛機少,令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2050年零碳排放願景有望達成。
故此,中央政府積極發展低空經濟,並於今年7月,把「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寫入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公報、決定及說明中,把「低空經濟」的熱度再推上一層樓。在云云內地城市當中,深圳一直處於低空經濟的領先位置。在今年8月初的深圳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中,該市高層官員更提到,「深圳市到2025年底將建成1,000個以上低空飛行器起降平台、航線1,000條以上,實現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低空經濟既環保,經濟潛能又廣為內地和國際看好,香港如何可安全有效地發揮低空經濟的潛力,藉此推進本地經濟?同時,面對鄰近地區的急速發展,我們又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在這個潛質優厚的產業發展上扮演獨特的角色?
其實,發展低空經濟的挑戰之一是航道規劃:要避開無人機可能被吹離飛行路徑的大風區域,同時又需繞過空中障礙物,包括港鐵網絡和輸電架空電纜,也要留意環境因素,例如特定保護區,包括學校、醫院和機場等,以及5G網絡覆蓋等,複雜程度比設計鐵路走線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當局應運用善於融滙和分析龐雜數據的地理資訊系統(GIS)規劃航道,把地形、山體、海岸、地面幹道的上空,加上土地運用和實時氣象數據等,配合起降點和主要航線通道需求,設計成低空空域的超級高速公路,並包含主要航線通道和次要通道。
至於如何管理未來可能異常繁忙的低空交通,我們可以借鑑全球通航最發達國家之一的美國。
美國每天有超過10萬次的航班,在全國錯綜複雜的航線中,負責的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開發了一個以數據驅動的航道系統,透過一個GIS電子平台,每天滙集數以千百計的航班更新資訊,並一站式顯示在航線圖上。這個記錄系統也協助當局在事故時,追蹤牽涉的時、地、人和事件詳情。這個現代化的航道系統簡化了工作流程,減少了人為錯誤,節省時間和成本之餘,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歐美在通航領域經驗豐富,而香港本身也具備成熟的空中交通管制和空中導航經驗,因此應該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透過夥伴關係推動創新,並謀求參與制定低空經濟這新興領域的行業標準。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