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4
「獨角獸」比例全球第二最多!新加坡成功之道:善用資源之餘,還懂得匯聚人才?
新加坡從「亞洲四小龍」之一,蛻變成先進的國際大都會,不論是全球智慧城市排名抑或運用創新科技上,都名列前茅,而且人均「獨角獸」(估值達10億美元而未上市的初創公司)比例為全球第二最多,新加坡之成功必有其可取之處。
新加坡是沿海城市,土地面積有限,特別重視海洋生態。海洋之重要除了因為海床能吸納陸地兩倍的碳排放量,有助緩減氣候變化,海水溫度、含氧量、含鹽量和水流變化等數據的用途更是繁多,包括海岸用地和填海規劃、海水化淡設施和污水排放協調、海底電纜和管道部署、海運航道和港口設計、漁業管理和保持生物多樣性、旅遊業發展,以及市民的水上康樂活動等。
unsplash.com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在2019 年開始,就開發集合陸地、海洋和沿海數據的資料庫,並建設了一個叫「GeoSpace-Sea」的虛擬分身(virtual twin),令數據能以2D和3D形式顯示,供當局實時監測沿海和海上活動,並有助促進發展。現時GeoSpace- Sea的數據已包括當地水務、建屋發展局等11個政府部門。
新加坡不僅善用資源,還懂得匯聚人才。近幾年新加坡的金融科技政策由於更切合數碼經濟商業模式,吸引了不少「獨角獸」在當地設立亞太總部,因而匯聚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金融科技人才。據顧問公司安永估算,今年全球跨境支付總額可達156萬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手機的移動錢包在電子商貿佔比可增長到超過五成,成為跨境支付範式轉移的主要動力。
面對這樣的巨大商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於2020 年1 月推行《支付服務法案》(Payment Services Act),逐步把7 種支付業務範圍收歸一個發牌框架之下,當中還包含數碼支付代幣(digital payment token),即虛擬貨幣。即使資金不流經新加坡,凡由新加坡支付服務供應商進行資金轉移,一概受MAS監管,須符合金融機構的反洗錢等合規要求。這個牌照有利合規的跨境支付公司推廣業務,以及跟其他金融機構合作。
數碼個人身份(eID)是智慧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不但可方便市民享用網上服務,還讓政府推進利民的電子政府服務。新加坡早於2003 年推出數碼個人身份「Singapore Personal Access」(簡稱「Singpass」),之後不斷擴展服務,並建構成一個手機應用程式。2020年5月開始更加入數碼身份證,用於幾乎所有政府服務,從看醫生(預約和診所登記)、公共圖書館借書、進入政府建築物登記、領取護照、預約建屋發展局的組屋到領取門匙,都可以應用,十分方便。
而程式內有個人資料「Myinfo」,用戶一掃二維碼便可快速填寫網上表格或授權分享某些個人資料。保安設定包括密碼、指模和樣貌等。當局希望私人機構如電話公司和銀行,也用此代替塑膠身份證開戶。不過有些場合仍需實體身份證,如結婚、考試(因不許攜手機),服役期間也須交出實體證件。目前逾九成市民已擁有Singpass 戶口,程式用戶則有320萬,每年個人和企業用量逾3億次。
新加坡的成功源於與時並進,並善用科技以協助資源分配、政策實施,既可提升效率,又能促進經濟,值得香港借鏡和學習。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