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5
捐錢理性行為,不能感情用事
朋友說他食品公司有1000盒年糕,可以做善事,願意以收一個特惠價錢賣出,想找一些有興趣的人認捐。捐款人可以指定捐贈的慈善團體或老人院,朋友會安排物流。
他寫了一段文字,作為解釋整件事,給我看看給給意見。我看了之後,作了一些修改,但期間我又覺得自己可以捐一些,我又順便打電話給我姐夫家姐。因為他們去年的生意,實在做得非常火紅,賺錢多了,更應該多做善事。
和姐夫通電話,他也認識我朋友的,基本上一拍即合。因為數額不算太大,所以一廂情願的跟他說不如叫我們全部應捐了,這樣的話便不用發邀請認捐函找其他人認捐了。原意是我捐20%,他捐80%,反正於他來說真的是很少錢。
他雖說沒所謂,但在語氣上卻有點保留。他說不如他捐一半,另一半讓朋友再找人;假如真的找不到或找得不足夠,他最後會補上那個缺口。起初,我也覺得有點奇怪,不過亦覺得也很合理,一半已是500盒。
於是通知朋友,姐夫認捐500盒,我認捐100盒;當然那封邀請認捐函也傳了給朋友。朋友喜出望外,有600盒打底,剩下400盒相信亦很容易被認捐了。
之後,便聯絡另外幾個朋友看看有甚麼慈善團體或老人院有需要,讓我們把年糕等送去。又是十分鐘左右,已經有了捐贈對象和聯絡人方法。這些慈善團體都是那幾個朋友們相熟,之前有合作過或正參與服務的。
這件事,先後不到一小時,全部敲定。
事後我明白姐夫為何只認捐一半,不是因為他付不起,而是他會認為不應該全部由他一個人,又或者和我兩個人認捐。他的想法是那位做食品的朋友也應該做些甚麼去找其他人認捐,亦讓其他人有機會認捐。
(iStock)
當時我認為銀碼又不是太多,朋友又有心,不如我們立即促成,不是最好嗎?但我明白姐夫他即使做善事,也不會感情用事。過去幾次我和他在國內一起捐錢助學、捐錢起小醫院和在加拿大捐小佛堂,他的做法也是一樣,不會因為捐獻的是多是少,便一口應承,而是會有所保留的。
他的做法和我認識的有錢人一樣,他們做決定的時候,會理性分析一下,絕對不會感情用事。
在一個慈善基金會擔任執行委員超過15年,主席是個生活簡樸低調的億萬富豪,他每年捐錢幾百萬至千萬,我們也收取捐款。但到任何一筆申請不管3萬、30萬、還是300萬,審批時也一樣謹慎。
記得一次有人申請一筆在大陸助學資助,約28萬元,我們見過申請人,基金會亦派人跟過他們在大陸捐助的項目,知道他們確實需要。大家都喜歡這個項目,同意捐助,我則建議不如「齊頭」捐30萬給他們,讓他們不用太拮据,但主席說他們申請多少便批多少。
另一次是一個頗具規模的慈善團體,直接找主席捐助300萬給他們一個在大陸興建孤兒院的項目,國內叫福利院。慈善團體的名氣比我們慈善基金會大,他們準備的功夫亦很齊備,主席亦十分熱心的推介,大家也喜歡,同意捐助。正當大家都以為主席會同意一次捐款300萬,怎知他說捐150萬。
從姐夫的反應明白到基金會主席的決定,捐錢是理性行為,不是感情先行,而且不要讓人有take it for granted的感覺。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