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12-07Text: 方思捷

中國首支南極考察隊 橫越魔鬼風帶

   36年前的11月,兩艘載著591人的萬噸級船隻在上海黃浦江整裝待發,它們承載著一項艱巨的使命──駛向地球最南端、最寒冷孤寂的凍土,建立起中國人的科研考察站。

 

  為甚麼中國考察隊要千里迢迢到南極?

 

  南極是地球上最後一塊未被開發的淨土,佔全球陸地面積10%,自然資源蔚為可觀,包括可供全球使用200年的查爾斯王子山脈大鐵礦、世界最大的維多利亞煤田,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貴金屬、稀有金屬以及大量海洋資源,在全球資源日益減少的今天,南極的蘊藏尤為珍貴。

 

  中國在1983年加入《南極條約》,希望爭取南極國際事務的話語權;而根據條約,中國要真正成為《南極條約》協商國,條件是必須擁有自己的南極考察站。基於這個原因,中國在沒有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展開南極冒險之旅。

 

  1984年6月,國家正式批准考察隊前赴南極,興建中國第一座科學考察站「長城站」。遠征南極,航線由零規劃。當時,距離南極科考最佳季節夏季(每年11月至翌年2月)只有不到幾個月,考察隊必須在冬天來臨前把握時間,背水一戰。

 

  80年代中國剛改革開放,幾乎沒有具備南極科考經驗的人員,亦缺乏適合極地行駛的船隻,要知南冰洋西風帶素有「魔鬼風帶」之稱,是全球公認風浪最大、航海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普通船隻無法航行,可是當時中國連人家視為落後的抗冰船都沒有。

 

  「向陽紅10」作為中國當時最頂尖的科學考察船,肩負南極科考的重任。1984年11月20日,它連同海軍打撈救生船J121在上海鳴笛啟航,首先穿過赤道進入南半球,再從東半球進入西半球,經南美洲大陸最南端的合恩角駛進大西洋,然後橫渡德雷克海峽,進入南極喬治王島麥克斯韋爾海灣。

 

  面對這趟凶險旅程,考察隊出發前都簽下「生死狀」,隨行物資不乏裹屍用的袋子。隨著風浪越來越大,很多人暈船,風浪不時把船艙物品拋出去,隊員睡覺時得把自己綁緊床上,以免睡眠途中滾下受傷。

 

  經歷了40天艱辛的海上漂泊,穿越五個風帶、13個時區,考察隊終於在1984 年12月30日,登上南極喬治王島,第一次在南極洲插上中國國旗。

 

  然而正當他們準備興建長城站,難題才剛剛開始。

 

  有興趣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記得讚好《時空筆記》facebook專頁,緊貼最新動態。網址:https://bit.ly/2XK6Mzc 

 

考察隊在驚濤駭浪中忙著用繩索固定建站物資。(圖片由作者提供) 

1984年12月26月凌晨二時,考察隊到達南極喬治王島。圖為停泊在喬治王島菲爾德士半島附近的「向陽紅10」考察船。(圖片由作者提供)

#時空筆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時空筆記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