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Text: 方思捷
公仔書 一毛錢讀物變千萬收藏品
五、六十年代,香港街頭有不少相中的書攤,牆上掛滿密麻麻巴掌般大的「公仔書」,花碌碌的連環圖是窮孩子的精神食糧,店前經常坐滿一大班津津有味讀著《封神榜》或《西遊記》的孩童。那時租看一本書要一毛錢,能花上一角錢租書的,算是小富翁了。
改革開放後,曾經流行中國的公仔書(內地叫小人書),又再活躍起來。圖文並茂的連環畫、老少咸宜的情節、通俗易懂的文字、價格低廉的書租,成為物資匱乏年頭普羅市民的主要消遣,是小童以至成年人的心靈滋養。類似書攤在不同省市遍地開花,在大街小巷不難見到手執書本低頭細味的租書客,求知若渴的表現,彷彿要把因文革停頓的讀書時光追回來。
1978年,中國政府對部分中外書目解禁,書商的出版題材亦愈見廣泛。除了文革時期的革命連環圖,也有由歷史故事、中外名著、通俗文化取材改編的內容。一時之間,從古到今、東至西、寫實到虛構、經典到流行,題材應有盡有,百花齊放,對剛擺脫封閉的市民而言無疑是一場思想解放。
1982年全國出版8.6億冊公仔書,幾乎接近人口總數。在全盛時期,全國出版物當中,有三分之一屬於公仔書,部分經典作品如《三國演義》,銷量更高達數百萬冊。
隨著收音機、電視和電腦普及,娛樂消遣變得多樣化,公仔書的角色逐漸被動畫及電子遊戲等取代,市民的閱讀習慣亦由實體書轉移到互聯網。根據2019年《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資料,去年全國共有4.7億名網上讀者,每人平均閱讀約15本電子書,而全年閱讀的紙質書則只有9本。
時代改變,公仔書亦由流行讀物變為收藏品。2005年,北京嘉德拍賣1957年畫家程十髮創作、以少數民族為題的原稿《召樹屯和喃婼娜》,全套40冊,以天價1,100萬元人民幣成交。2006年,拍賣價再創新高,926幅畫家沈堯伊《地球的紅飄帶》的原稿,以1,540萬元成交,打破中國連環圖拍賣紀錄,由一毛錢的讀物升格千萬收藏品。
有興趣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記得讚好《時空筆記》facebook專頁,緊貼最新動態。網址:https://bit.ly/2XK6Mzc
改革開放後,公仔書攤在內地遍地開花。就算讀不懂書內的文字,只看連環圖也趣味十足。(圖片由作者提供)
如今間中會在跳蚤市場或舊書攤發現公仔書的影蹤。(圖片由作者提供)
畫家沈堯伊創作的《地球的紅飄帶》,內容描繪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2006年其926幅原稿以1,54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賣成交。(網上圖片)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