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Text: 方思捷
張曉剛《血緣—大家庭》 為荒謬歷史畫上一筆
幾個月前張曉剛《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上拍,他去年另一幅《血緣—大家庭》系列作品以過千萬成交;而這幅《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卻是此系列最先兩幅開山之作,亦是他的成名作,估計價值不菲。
作品靈感源於國內5、60年代標準家庭照片,畫中人是張曉剛父母和他哥哥,三人構成一張經典全家福。中間嬰兒畫成明亮黃色,跟畫像中褪色般的褐黃呈強烈對比;但嬰兒身體延伸出兩條紅綫,把雙親聯繫起來,傳承之意,呼之欲出。
臉上光斑成獨立元素
畫作色彩單調而含蓄、畫面平滑又多層次、卻又看不到任何雕琢痕跡;畫中人人目光冰冷、木無表情,難以捉摸,還有那時代的髮型服飾,令作品氣氛充滿詭異。灰調身影像發出無聲召喚,張曉剛透過這種手法,為那一段荒謬歷史輕輕畫上一筆,這舉重若輕一筆,由人解讀。於作者言,已然救贖。
畫面上褪色的部位最初見於臉上的光斑,後來成為了作品的獨立元素,令人聯想起復古破舊的照片。此《血緣—大家庭》系列深蘊中國文化中家的觀念,故全家福畫作成功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
生於1958年,張曉剛5歲隨父母工作調至四川,文革時停學在家;1968年,父母分別被安排到農村和成都接受改造。1973年父母獲平反,舉家搬回昆明。後師從雲南著名畫家林聆先生,研習素描水彩,在林指導下開始閱讀西方藝術史。高中畢業後下鄉插隊,參加了農民美術培訓班,學習版畫和水粉畫創作。1978年3月復考高考,考入四川美術學院,在學校圖書館裏接觸到西方藝術,對西方現代藝術產生興趣,鍾情於米勒和梵高。
畫風受梵高米勒影響
1981年在四川藏族地區體驗生活兩個月,回校開始畢業創作—《草原組畫》系列,畫風明顯受梵高和米勒的影響,因而未能通過學校畢業作品審查;12月,《美術》雜誌編輯栗憲庭、夏航來四川美術學院組稿,看到《草原組畫》,予以肯定,夏航並撰文評介。之後學校重新審核,畢業作品才得以通過。雖然《美術》雜誌在1982年2月發表他《草原組畫:天上的雲》,但大學剛畢業後,他無法分配到工作,唯有去玻璃廠打工,也做過臨時建築工人;之後入職昆明市歌舞團做美工。
天生我才必有用,他的《草原組畫:天上的雲》應邀參加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的四川油畫展;同年11月,他參加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慶祝其成立50週年而舉辦主題為「讓國與國之間和平對話」繪畫比賽,他的《夕歌》在英國倫敦展出,並以35英鎊售出。自此嶄露頭角,至1993年前後,創作了兩幅《血緣—大家庭》,聲名大噪。
多年以後,他另一作品《天安門》拍得1,800萬港元,破了他作品紀錄時,被問到有否壓力,他說不喜歡再討論拍賣,那是二手市場,與他們畫家都沒有關係了。他說得很有趣,那畫不是他賣的,要問當時賣這幅畫的人和買這幅畫的人,他們才知道這1,800萬意味着什麼。那畫早就不屬於他了。
對,他是畫畫的,不是做買賣的。
有興趣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記得讚好《時空筆記》facebook專頁,緊貼最新動態。網址:https://bit.ly/2XK6Mzc
《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是張曉剛此系列最先兩幅開山之作,亦是他的成名作。(網上圖片) 這是去年拍賣成交過千萬的《血緣—大家庭》系列其中一幅作品,畫中人人目光冰冷、木無表情,難以捉摸,還有那時代的髮型服飾,令作品氣氛充滿詭異。(網上圖片)
1993年張曉剛正創作《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網上圖片)
#時空筆記
【立即投票】今個農曆新年你會如何度過?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