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素走疫境】疫情下見面合掌最恰當!今期素菜譜:學會「包容」!
之前在本欄建議大家「疫境自強」至少有三件事要做:就是「持素」、「練功」、發願。(台灣平甩功創辦人李鳳山師父教導平甩功的教條基礎。)早兩次分享了持素、分享了練功,在未正式撰寫關於發願的分享之前,先要把另一話題「插播」,急不及待提早說一下,因為這話題一直在我的心中待著,在等適當的時機機會提出;只是萬料不及、意想不到竟是在今天疫情彌漫的日子中遇上!
心中一直有疑惑的,是關於見面禮儀的標準和文化兼容度。國際形象學包括禮儀的公認規範,多是源於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英國的禮儀;所以,見面禮儀總是握手,或是擁抱、親臉。在商務禮儀方面,握手是最普遍的;握手講究力度、長度、先後等等,被定為國際禮儀規範,廣受接納,是應該要懂的。從事形象培訓行業數年之後,我一直有個懸念,雖然我們欣賞、接納西方禮儀,但是我深信中國禮儀也一定有可取之處,難道就只能是西方獨尊?如何兼容和普及?雖要時機或是甚麼?
最近兩個月,因為冠狀病毒,令全球大部分人的生活起居作息及行為,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戴口罩、少在外吃飯或食飯不說話、減少見面接觸或遠距離社交、自我隔離……變成全球共同體的生活方式。雖然不知道這要維持多久,但有理由相信不會短期。最近收到的媒體社交短片,片中有些中國男士在見面的時侯,大家伸出右腳掌互碰作為打招呼見面禮,被西方稱之為「Wuhan Shake」(武漢式見面禮)!另一邊的西方國家如英國、美國等人見面,也不再握手,而是用手肘互碰來代替;至於中東哪邊,有伊朗男士是以背對背碰臀部來作見面禮。
(來源:BBC)
看完這段片的見面禮的動作,感受是碰腳或碰肘或碰臀,動作粗魯、不雅、也沒有內涵。心中即時呼喚,見面不一定要碰,不一定要接觸,可以有別的方式!先說一下中國文化傳統見面禮儀,一般有三個方式,(一)作揖:手臂提高伸直與肩平衡,手掌重疊(男左女右),向長輩行禮就作鞠躬、向平輩則只要把身體略向前傾,這是中國歷代一直在隆重場合的見面禮;(二)拱手:兩手互疊像握空拳;這是中國傳統比較普遍通行的見面禮。(三)抱拳:一隻手掌平直貼在另一手掌握拳狀(男左女右),一般在武術世界學習領域特別以此方式,強調尊師重道。除了這三項,其實還有點頭、請安、跪拜……等的禮儀。
中國文化傳統見面禮儀:作揖(網上圖片)
中國文化傳統見面禮儀:抱拳(網上圖片)
一直以來,我傾向鼓勵大家以合掌為見面禮儀。合掌的手勢及意涵,跟中國文化見面禮是最接近及相應,而且更多國際民族使用,兼容性高。有人可能以為合掌是宗教教徒才會有這樣手勢,例如佛教徒禮敬時會合掌合十,天主教及基督教徒祈禱也有合掌或十指互扣;傳統來說,天主教羅馬禮的祈禱手是雙手合十並拇指交叉相疊的,所以在彌撒中,神父和輔祭通常都是這樣。
如果我們不將合掌扣上宗教帽子,合掌可以就是國際共融的見面禮儀手勢!理由是雙手合十的意涵是挺豐富的,在佛教國家如泰國,不管政經工商,甚至街上的行人,見面都以合掌為禮,南傳國家,空中小姐也以合掌待客。據說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先生訪問美國西來寺時,曾表示︰「我很喜歡佛教的『合掌』。合掌很具有美國的特性,象徵多種族、多信仰的融和,那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很符合美國的建國精神。」星雲大師的文章中解釋:在佛門,人與人之間常以合掌為禮,表示一種尊重,就如軍人見到長官要敬禮,學生遇到師長要鞠躬,現代人見面要握手、微笑,西方人見面要擁抱一樣,這些都是彼此心意的交流,但這世間社交的禮儀,卻沒有比合掌更為奧妙,更有意義。「合掌」源於印度自古所行的禮法,他們認為人的右手是神聖的手,左手為不淨的手,所以有不同的場合會分別使用兩手的習俗。若人的兩手合而為一,則成為心裡淨與不淨融攝合一,因此,佛教常以「合掌」來象徵人生最圓融的「實相」。又,合掌亦作「合十」,當我十個手指合在一起,代表的是將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十法界」合於一心。
(網上圖片)
在疫情彌漫的現今世代,相信以合掌作為見面禮是最恰當不過!理由一是不需肌膚接觸,符合今時大環境衛生需要;理由二是更具敬意及意涵;理由三是動作姿態更優雅大方得體;理由四是無分性別及輩份,男女老幼都適合。
謹以此文,合掌向大家敬禮!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