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1-09-14Text: 團結香港基金執行總編輯 廖美香

香港中醫藥業正待強化發展

  中央近日派出高規格宣講團來港說明十四五規劃詳情,好讓港人抓緊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就《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內地提出政策惠及港人港商,本港業界期待更多有效措施陸續推出。

 

  在人才北上大灣區方面,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表示,鼓勵香港中醫師到灣區內地城市公立醫療機構執業。截至去年底,本港共有10422名中醫師。近年不少本港學生回內地修讀中醫藥本科學位課程,現時已出現中醫師人手過多狀況。據港府推算,未來十年中醫師供應過剩數目約1600人。廣東省政府於上月底公布,香港青年具備中醫專業或相關學歷資格,可到大灣區發展所長,這尤對在內地攻讀中醫的港人畢業生提供了嶄新機會。

 

 

藥物審評審批待加快

 

  團結香港基金於7月發表報告,題為《策動灣區港深引擎  孕育生物科技新機》,提出在大灣區尤其河套,加速發展生物科技產業,建議中央政府銜接兩地體制機制,以加快藥品審評審批。

 

  中央近日宣布,簡化香港傳統外用中成藥在內地註冊審批程序。港人家居常用的外用中成藥如白花油、活絡油等,料在廣東省更便於購用。港澳用中成藥的註冊審批事項,原先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調整為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實施簡化審批,提升效率。有關申報材料,無須再提供藥物臨床試驗資料,只須提供港澳註冊上市時所提交的試驗研究資料便可。審批總時限由原來的235天減至115天。

 

 

  新政實施後,經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批准註冊而在香港使用五年以上的傳統外用中成藥的註冊持有人,可向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註冊申請,成功獲審批的中成藥,可在大灣區銷售。

 

  業內人士表示,按香港衛生署公布,這只限於註冊的香港製造的中藥廠,香港中成藥商領牌約二百多間,但沒有包括上千間的批發商。業界期望香港衛生署註冊的中藥「批發商」也應可獲簡化內地註冊流程。業內關注的是,這次簡化中藥註冊上市只限於外用中成藥,而內服中成藥則不包括在內。事實上,本港也有經營內服中藥的先進之士,曾有本港藥商多年前把中藥研發成配方顆粒產品,但要花上兩年時間才能取得內地批文,導致在內地銷售進程緩慢。

 

  業內認為,港府內部審批中藥工作滯後。現行《中醫藥條例》規定,對本港製造的中成藥實施更嚴厲的規管,要求中成藥生產管理規範,制定中成藥過渡性註冊安排,所有中藥由「HKP」過渡為「HKC」,但有中藥商申請至今已有七年尚未取得HKC牌,所申報的一些外用中成藥根本未取得批文,能否適用於內地新的簡化審批註冊,也成疑問。

 

中醫藥發展基金待加強

 

  為提升中醫藥業界整體水平,政府在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留了五億元成立中醫藥發展基金,讓業界提供財政資助,包括中醫醫院培養所需人才,促進與中醫藥有關的科研,以及加強市民對中醫藥的認識等,基金已於2019年6月啟動。

 

  為了配合中小企再工業化,生產力促進中心協助中醫保健界申請,令生產更趨現代化及具有競爭力。食物及衞生局現正檢視該基金的整體運作,包括為業界提供的資助項目內容、成效等,期望進一步優化基金項目及善用基金資源。

 

  可以預見,無論中央政府、廣東省政府都為促進中醫藥業的發展提出政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為中醫藥高地。港府也應加快中醫藥的審批程序,並增加相關資源,大力扶助業界發展,令本港停滯不前的中醫藥業大展拳腳。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更多政策.正察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中醫藥 #大灣區 #藥物審批 #中醫藥發展基金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