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Text: 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榮譽教授 戴樂為
電影術語彙編
每當我教電影課時,我都會給學生一份術語清單,希望學生能廣泛運用。這個清單總共有十五個術語,雖說是術語,但許多已成為一般的英語詞彙。這些耳熟能詳的術語不僅定義了電影技術,如構圖、剪接與燈光等,也融入了我們的文化生活,變成了日常用語。以下挑選幾個語詞,附帶定義及說明。
1.鏡頭:由攝影機(或相機)拍攝的影像。而在電影中,鏡頭shot有時也可稱為take,指含有時間的鏡頭或是拍攝次數。譬如說,長鏡頭(long take)是指一個持續拍攝超過一分鐘的鏡頭。學者們有時會用平均拍攝長度(ASL)將電影分段,以鏡頭作為單位。而所謂「拍一個鏡頭」(taking a shot)的英文,指的是試試看; 「拍若干鏡頭」(taking shots) ,說的是批評或對他人投以鄙夷的目光。這些便是術語衍生成日常用語的例子。
2.主觀鏡頭:通過人物視角所呈現的鏡頭。它通常是手持鏡頭,以製造一種移動、多變的印象。如果是透過視點所表現的主觀鏡頭,它需要比其他客觀、或「第三人稱」視角的鏡頭更集中,更具主觀性。
3.框景:建構拍攝的畫面,我們必須知道畫面尺寸和畫框的形狀、其定義空間的方式,以及其表達觀點的方式。當然,「構圖」的廣義也可為描述理解、領會、或掌握一般情況。
4.前景/背景:畫面中距離相機最近/最遠的對象。今時今日,幾乎每個人都擁有一部內置攝像頭的智能手機,大家都清楚前景/背景意味著甚麼。我們只需滑動屏幕去決定甚麼可「入鏡」,甚麼要「出鏡」。
5.深焦:深焦是指整個畫面從前景到背景都在焦點範圍內。奧遜威爾斯的《大國民》(1941) 就因構圖運用深焦鏡頭而聞名,它需要觀眾同時注意前景、中間和背景,就像我們現實看東西時一樣。反之,淺焦指的是焦點只集中於畫面的一點,其餘部分都是模糊的。
6.剪接或蒙太奇:一個鏡頭與下一個鏡頭的並置和協調。兩個或更多連接在一起的鏡頭通常稱為序列。幾種常見的連接鏡頭方法是:簡單切接、溶接(前一個鏡頭淡出,後一個鏡頭同時淡入重疊其上)、淡入或淡出(鏡頭進入或離開視線)、閃回(清楚地闡現過去的事件,如呈現角色的回憶)、跳接(向前跳的鏡頭打破了連續性的印象,但又不足以構成新的動作或新的時間點)。
7.定格:在剪接室中機械地製造的效果,例如通過一再重覆某格畫面來產生停格動畫的雛形。
8.縮放:通過放大或縮小畫面以產生移動攝影機印象的效果。「放大」亦可指拉近、偵查、揭露瑕疵或隱藏的東西。放大攝影對象、動物或人物時,會呈現一種稍微令人不安、毛骨悚然的感覺。
9.場面調度(Mise en scène,法語 讀法 “meez on sen”) :一個指「放進場景」的戲劇術語。這是個用於構圖的術語,指的是將拍攝對象置於畫面中、布景、燈光、服裝、化妝等。在法語中,這個術語隱含價值判斷,影評人會將平庸的導演稱為metteur en scene(安排場景的人),而真正的藝術天才則被冠予作者(auteur)的稱號 。1950年代興起的「作者論」,強調作者導演(如威爾斯、希治閣、布烈遜等人)是一部平片的真正主腦。如今,這個理論可能已經過時,但它對瞭解電影史及電影評論史還是相當有用。
電影本身就是跨領域的媒介,表述能力相當巨大,在20世紀成為主要的大眾文化與娛樂活動,到了21世紀,電影更是當代的視覺語言。事實上常看電影的觀眾只要掌握幾個主要的術語,都可以寫作影評,並可模擬編導的的電影語法。不過,真要寫好影評,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觀影、做筆記、讀書、愛好造型藝術、音樂、表演和有同理心等都是必備的。下一次到戲院看電影時,不妨把這些術語帶著,邊看邊堆敲編導如何將影片的意旨用電影的語言呈現出來。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