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08-30

在教堂舉行葬禮,你能接受嗎?

 

  在香港辦理喪事,除了在一般的主流殯儀館外,其實也有不少選擇。

 

  近年香港一些教堂除借出作婚禮場地,也多了借出做喪禮(基督教叫安息禮拜,天主教叫逾越聖祭),除了場地較寧靜外,也可疏導殯儀館平日緊張的場地安排,這原本是一件美事,有時卻惹來鄰近坊眾的投訴。

 

  猶記得大約一年前,九龍區一間教堂,因為教會多長者,白事自然比較多,牧師覺得教堂舉行安息禮拜氣氛遠比殯儀館好,價錢又較相宜,便開放教堂作喪禮之用,誰料此舉令鄰近一些居民不滿,說常見靈車出入,甚至見到杵工推著棺木,認為此不雅又不吉利,遂致電該區區議員投訴。

 

  區議員立刻電教會的牧師,「勸喻」教會最好少舉行喪禮,免得罪坊眾,這位牧師認為生養死葬是教會牧養工作的一部分,而且不少外國的教堂,如歐美澳紐等,差不多全部都開放做安息禮拜,該牧師遂不為所動,反力邀該區議員出席教會的議事大會,與教友代表對話,了解教堂舉辦喪禮事宜,該區議員最終打退堂鼓,事件不了了之,而該教堂則仍然借出作喪禮用途。

 

  最幽默的原來教堂對面屋苑的立案法團主席的父親,其喪禮就是在該教堂舉行,而那位主席是去電區議員投訴的始作俑者之一。

 

  港島中半山有一所西人教堂,差不多個個禮拜六都有安息禮拜,它四周也是「豪宅」,只是據說因為住的多是洋人,他們倒也沒有甚麼意見。教堂入口有一處草坪,每當杵工推著靈柩經過,在草坪玩耍的許多小孩子若無其事,身旁的父母或傭人也處之泰然。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靈柩和花籃花圈沒有甚麼可怕。

 

  外國的喪禮多在教堂舉行,場面莊重而素潔,出席者衣著大方得體,牧師讀經,家人垂首默念,絕少有撫棺慟哭、呼天搶地的場面,對逝者的哀思是恬靜而深遠。香港的教堂若堅持葬事的牧職,短期內無疑惹來無知者的投訴,但長遠必有助移風易俗,匡正對生死的謬思。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有學者倡60至65歲以下長者之2元乘車優惠,設每月補貼上限700元,你點睇?► 立即投票

更多看透生死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喪禮 #教堂 #生死教育 #銀髮族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