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5-28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4)

 

  從2012年十八大之後新一屆政府上台,中國開始了新的政治經濟週期,到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後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佈局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改革,以及隨後陸續出台的政策規定,我們可以看到從理念到政策層面出現的積極變化,我將這兩年內出現的變化統稱為「新政」。

1.「新政」開始改變中國

  比如新城鎮化、反腐敗、上海自貿區等,都可以看到「新政」的影子。那麼,「新政」能否改變中國?對此,我持樂觀態度。以經濟改革為例。《決定》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 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

 

  體現這些理念的政策之一就是大力推動新型城鎮化,由它取代2008年推出的 「四萬億投資計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主要發力方向。在官方的解讀裡,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我對新一任政府履新以來的施政綱領以及具 體的改革措施,到目前來看持謹慎樂觀態度。「五位一體」的改革佈局,和我一直強調的「市場的歸市場,社會的歸社會,政府的歸政府」、「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 界」這些核心理念不謀而合。而且,2014年2月初,國務院決定向社會公開國務院各部門目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從清單的內容來看,我覺得實質性的東西還是太少,進展的還是太慢。

 

  我非常贊同李克強總理在剛結束的2014年「兩會」記者招待會上說的,簡政放權的改革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儘快廢除那些不必要的,卻又涉及政府部門巨額利益的審批事宜,並儘快公布 行政審批清單,將簡政放權進行到底。因此,「新政」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中國,說到底還是取決於改革的決心和勇氣。

 

2.改革關鍵十年,政府應該幹甚麼

 

  政府除了儘快與市場「換手」之外,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必須改變這些年來在市場監管上的不作為,保護智慧財產權、反壟斷以及解決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品質。具體包括:

 

  (1) 不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成為一句口號。首先,政府不能越過市場的邊界,而應在食品安全、教育公平、城鄉二元、收入分配、醫療、養老、就業輔導、環境治理、征地拆遷、社會治安等方面提供基本的保障和公平的服務。其次,從政策層面,打破國企壟斷,逐步放開行業准入門檻,讓「黑名單」制度取 代「白名單」制度;給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同等的地位,在完全開放的市場裏讓二者公平、充分地競爭,杜絕一邊產能過剩、一邊無米下炊的現象。

 

  (2)我們的政府還要繼續削減不必要的行政審批權,同時加強對各級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以及國企的監督,徹底杜絕權力尋租、腐敗的空間;改變地方政府官員政績考核以GDP為綱的錯誤標準,讓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取而代之。

 

  (3) 不要把新型城鎮化搞成又一輪建設「大躍進」,它的核心是讓已進城農民工擁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在改造現有農村的時候因地制宜,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進行建設,同時在養老、醫療等領域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同等待遇。說得直白一些,如果能讓已經進城的民工擁有真正的市民身份,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就等於完成了 60%以上。

 

  (4)密切關注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眾多危機,比如企業債券、理財產品違約,地方政府違約,「影子銀行」等,大力防範通貨膨脹問題;以上海自貿區為試點,大力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同時還要對「餘額寶」等互聯網金融,以及規模小但提供市場化服務的城商行給予和現有金融體系同樣的地位,讓各種主體在市場上公平競爭,讓老百姓獲得更多、更實惠的金融服務。

 

  (5)重振我們的製造業。製造業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不僅能夠提高國家經濟的競爭力,而且是解決就業問題的基本保障。但必須注意的是,政府只是營造良好公平的營商環境即可,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市場決定誰應該得到發展所需的生產要素。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極視傳播。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媒體近日報道有關愛隊涉活動造假或誇大以滿足KPI,事件會否影響你對關愛隊的印象?► 立即投票

更多郎旋風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