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0
不完美才美
言歸正傳,上述易經的一段話代表了中國文化一個深的層次,也是「術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根據「易經」的道理,一個事物,包括一個杯,一個人,一個國家政權,宇宙星球都會有「生」、「住」、「滅」三個階段,「生」是由無到有,「住」是現實存在這世界,「滅」是其死亡破壞或消滅。
所以根據中國易經的道理,我們今日的「樣子」與我們十年前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天我們都有幾十萬個細胞死亡,也有幾十萬個細胞生長,所以我們每分每秒都在「變易」,只是我們「執著」我們是沒有「改變」吧。
在「術數」上,有一套「十二長生」的規律用來表示,這「十二長生」就是「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絶」、「胎」、「養」。
一個人出生就是「長生」,對一個嬰兒,萬物都充滿生機,出生後便作「沐浴」洗乾淨身體,古代男子到一定年齡要舉行成人儀式,所以有「冠帶」,成長以後就要出來做事為官,所以是「臨官」,中年有學識,有經驗是事業有成之時,是為「帝旺」,但事到最旺,下一步便出現衰退,包括身體或事業,衰退進一步會出「病」、至「死」及入「墓」但今日的「絶」地,往往是下一個人或生命的「胎養」,又產生了生的循環。
根據這個概念,一個人一生當然是停留在「臨官」、「帝旺」的時間愈長愈好,妻財子祿事業,事事如意。
但是在「帝旺」的位置,有一個問題,下一段時間便是「衰病」的開始,所以反不如「臨官」的位置好,下一步還有向上「帝旺」的空間,充滿希望。
情況有如一個人做一個行業的首位,但分分秒秒都擔心有「後浪」爭奪其位,人變得多疑,不信任人及不安。
一個中下職員被老闆賞識加一倍「人工」幾千元,可能比這個「多疑多憂」的老闆來得更快樂。
因為這個「易經」的道理,古代人從驗證中知道「太完美」的人及事是會比較容易衰敗的,古人所說「天忌紅顏」是其一,太漂亮,出身太好的美人容易招「禍事」。所以有些地方便因此衍生出一些叫「阿牛」、「阿旺」作為小童乳名的風俗。
因為古人醫學不發達,嬰兒夭折效率高,所以認為把嬰兒乳名叫作「阿牛」等動物名字他們便容易生存下來。
這套道理,不單只在人事上,在皇家建築上也有所表現,故宮最高大的建築物是「太和殿」,但這個被視為「太完美」的建築在歷史上共火燒了四次,都是受雷電所擊而燒毀的。所以康熙在重建太和殿時,在殿上有一塊天花「永遠」沒有安裝好,以表示未「完成」,未「完美」。
信不信由你,明代建當年的奉先殿(清太和殿)三百多年燒了四次,康熙建後三百多年並無意外。
這套道理的來源,最早便是提及「易經繫辭」的一段:「五十是一個「完美」的數字(大衍之數),所以要減一以象徵「天」數,所以一般只使用四十九。
今日風水改動後要49天才生效,中國人相信人死後49天便轉世,所以才有頭七,尾七之說,這都與49有關。
這理論的結果,是傳統中國人不會去「追求極端」,不會是第一個征服甚麼甚麼的人。也不會「壞事做盡」,要留有一手。這種道理,是好是壞,大家不妨自己去想想。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