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04-13

「食補不如氣補」煉氣功補氣!

  中國醫學常提到的「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意思是說,用食物來補身,倒不如先來增加五臟六腑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所以補氣才是治療的根本,是任何藥物和營養補品都不能替代的。

 

  中醫常提到「氣」的這個字,其概念通常比較難理解,例如「氣虛」或「氣血兩虧」。血則容易理解,因看得見,摸得著,唯獨氣是摸不到,看不見,那麼氣虛是用甚麼表現呢?

 

  氣是人體內的運行動力。《黃帝內經》:「氣是血之帥,血是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淤!氣虛則血弱。」「氣」好比人生的財富,如現金和儲蓄,現金好比是人體的「氣」,在生活中隨時運用的;儲蓄就是「精」,現金有餘就存入變成儲蓄,現金不足就要提取儲蓄來用。現金是流量運行在生活之中,而「氣」就是人體運行的動力去維持生命。

 

 

  如一個人「氣虛」其實是現金不足了,用藥補或食補去補氣就是給人現金,好像是救急的方法,這樣的單純長期應急的補氣(即給現金)是「救急而救不了窮」。 那時就是要激發自身的機能,亦即是自己要去創造財富。怎樣去創造財富呢?這就是把飲食得來的能量能夠儲存在身體內。飲食入了身體得到氣化成精,也所謂腎精。「精」足了,即儲蓄多了,現金流才有穩定的可運用基礎。

 

  在身體的財富觀念中,儲蓄永遠比現金重要,而且是終生的首位。若一個人想保持健康,就是要「氣」足,必先要「精」充足,然後精有餘才變成「氣」。中醫謂「精能化氣,氣能生精。」修煉則謂「精由氣化,氣由精滿。」 

 

人體氣是怎麼生成?

 

  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先天之精」來自父母的傳下來精血,是構成機本人體生命活動原始精微物質。(二)後天之精來自大自然(包括五穀和蔬果)的精微物質汲取,通過經絡輸送到人體各個臟腑,是要經過呼吸空氣稱為「清氣」,加上水穀之精氣,兩種精和清氣互相轉化成為在人體內的生命力量(精氣)。當然人的生存還是主要依靠日、月、星光輝在大氣中的精華,它們是我們不可缺少的能量,精和氣。

 

氣虛的人有哪些表現?

 

  氣虛的人皮膚容易鬆弛,有皺紋,頭禿髮墜,手指肚通常是癟(扁)的有皺褶。說話聲音小,不洪亮,接不上氣來。對身體而言氣虛比較血虛嚴重,容易令健康失去平衡,產生疾病。

 

  修煉氣功可以防病抗疾原理,亦是與氣息息相關。人活在大氣之中,飲食中之精華為五穀和蔬果為生命能量精微物,精和氣是源於水和日、月、星之精華。修煉中我們不但可直接攝取這些精華氣,還能夠轉化變成人體的真氣。《黃帝內經》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人的生命盛衰,生長,發育,衰老發生的過程都是與氣的盛衰運動變化有關。《難經‧八難》云:「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在此處提到的「氣」是腎間動氣,是生氣之源,即是真氣,原氣,元氣。因為此氣為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是人體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元素,是生命原始動力,所以說氣是人之根本。

 

  修煉太極五行氣功是由腎精命宮入手,是道家內養功,築基法門。煉氣功無須強記招式,得氣快,因真氣(炁)自然能量流動注入經絡使身體增加和恢復動力之餘,更可儲備精氣在五臟六腑,以穩定生命能量,在平常生活上有助減免受疾病之苦。長遠而言,雖然醫學和科技發達或可助人延長壽命,但卻不能保證人們的健康。為了自己的健康去增值(真氣),修煉氣功是不二之選。因為有精氣才有生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擁有健康的身體,享受美好的人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

更多念力•氣功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養生 #氣功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