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8-04-10

港大生輟學 研雲端健康管理平台

  早前流感肆虐,私家診所經常湧現大批輪候人潮,惟不少診所仍沿用文字紀錄病歷,及病人預約時間。

 

  有90後研發雲端健康管理平台,將患者病歷電子化,以及連繫同一集團的其他診所,方便醫生診症,終棄大學學位全職創業。此外,病人可利用平台的手機應用程式,進行網上掛號及查閱輪候時間。

 

  該平台投資6位數,成立一年即達收支平衡,並將於年內與內地、東南亞、美國等醫療機構洽談合作,及在當地設分公司。

 

90後譚海杰(右)夥IVE同學林振偉(中)等,於兩年前創業,研發雲端健康管理平台。左為二人恩師、IVE李惠利院校資訊科技系講師黃俊彥。

 

  24歲的譚海杰(Ron)於2012年考畢文憑試後,升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其後銜接上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理學士課程。然而,完成一年課程後,他毅然退學,全力投入創業,研發智能健康管理平台「診所一號(ClinicOne)」,3月底正式推出。

 

  Ron指出,不少診所仍然沿用傳統文字紀錄患者的病歷,再放在「排板櫃」,每次病人求診時,醫護人員均在茫茫排板中尋找其紀錄,耗時費事。

 

ClinicOne融入雲端 工序數碼化

 

  他續指,全港逾8成私人執業的專科醫生,連診症的日程亦是手動紀錄,「每次有病人致電預約時,診所姑娘需逐日找醫生可預約的Time Slot(時間),再手寫記下。」Ron直言,每逢流感高峰期,私家診所都擠滿人。

 

  他表示,本港醫療達世界級水平,科技系統卻落後於歐美先進國家,惟主力開發醫療科技系統的公司寥寥可數,可見技術在本港大有可為,「現時的Health Tech(健康科技)就像2、3年前的FinTech(金融科技),當時大家都對財產管理App、指紋認證等都充滿疑問。」他預期,健康科技較貼身,爆發力將更激烈。

 

  於是,Ron兩年前夥同是IVE畢業生、25歲的林振偉等創業。

 

  他指出,ClinicOne融入雲端系統、大數據等IT技術,數碼化私家診所大部分工序,如將病歷電子化,並連接同一醫療集團的診所,達至互聯互通,病人向旗下其他醫生求診,對方亦能快速得知其患病紀錄,省略診斷時間。醫生的日程亦轉化成電子日曆,方便查看。

 

  此外,病人可透過平台的手機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掛號,及查閱輪候籌號,毋須到診所「乾等」。平台現時已與包括「香港體檢」等4間醫療集團合作,覆蓋1千名私家醫生,病患數據達50萬人。病患數據未來亦用作大數據分析,配合人工智能作患病預測,改善健康。

 

夥醫療集團 病患數據50萬人

 

  Ron指出,不少人進行身體檢查後,即使無大礙,均須特意到診所取報告,及聽醫生講解,平台將於第二季與香港體檢推出視像服務,客人可自行下載驗身報告,與醫生進行視像會議查詢。惟平台暫不會推視像診症,因本港法例不容許。

 

  他認為,長久病人應主導自己的健康數據,並利用科技避免患病,「有病看醫生非真正健康管理,預防疾病才是。」

 

  Ron表示,投資6位數創業,未開業已接下定單,公司成立一年已達收支平衡,並將於今年第二、三季,與廣州、東南亞、紐約等醫療機構洽談合作,及在當地設分公司。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更多創業兵團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創科 #創業 #90後 #健康管理平台 #雲端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