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2-24

思維篇:你喜歡派利是還是收利是?

  哈哈!又到派利是及收利是的時候,你喜歡派還是收呢?

 

 

  是夜剛好去了一個村子拜年吃飯,同行女友臨時加入,路上一直擔心會否給人光去逗利是的感覺。女友做居民服務,過年時遇上街坊鄰居,總會派利是給她,對此,她深感不好意思,好像要居民破費。以前的我,跟她一樣反應,但現在,我覺得開心大方地接受別人的利是,才是最好的回禮方法。既然封得利是,就是準備要分享祝福,每個派利是的人也會按照自己能夠負擔的金額去封利是吧,所以,開心地接受就是最佳的回應。

 

  成長期間,社會及家庭都教導我們不要成為弱者或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同時也要學習不貪心,我也會教導女兒不要貪小便宜。小時候,我們學到「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可能這句話誕生的時代,需要這樣的想法去使人們對別人慷慨付出。在今天的這個能量上陽盛陰衰的時代,我們的社會需要人們付出,也需要人們接收。香港的物質從來不匱乏(資源錯配是另一問題),我們需要重建人與人之間能夠共享交流的經驗。

 

  施比受更有福,潛在的意思就是施予者彷彿比接受者高一點點,所以大家也不希望做接受者。發明這句說話的人真聰明,哈哈!明明付出的是你,卻說成你才是有福的那個,因為能付出表示你較有能力!真相是,施予者與接受者其實是平等的,只是角色不同。今天我是布施的人,明天也可以是接受的一方。沒有接受的一方,施予者又何以布施?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只希望施,那又誰來受呢?尤其在物質豐盛的地方,心靈其實更貧乏,物質很豐盛的人好像需要給予,精神上,他們才更需要學習接受,並非物質層面,而是接受愛與關懷。至於物質不太豐盛的人,理論上好像只需要接受,但精神上能夠向任何人布施,是一個很好的Empowerment經驗。能夠感受到施予的喜悅,才能發展出提升能力的動力。

 

  大家害怕成為弱者,害怕接受別人的恩惠及幫忙,所以變得愈來愈不幸福。世界只鼓勵陽性行為,令陽性過度,會做成失衡,能量便不會流動。

 

  街坊派的一封利是,幾多錢都好,高興接過並答謝就是最好的回禮,不需要想回贈別人同等價值的東西,如果自己心裏不計較,紅包裏面究竟有多少都是一樣,也是別人的一份心意。

 

  自從想通了這個道理,我便清除了自己邁向幸福的障礙。例如,每當與朋友吃飯,她們爭著付錢,我就會很開心樂意地接受款待,並且笑哈哈的道謝!朋友們當然很高興,而我也當然更高興啦。哈哈哈哈....:D

 

  趁著這個新年派 / 收红包的經驗,提升自己備受寵愛的能力吧~ ^_^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Bella vita 美好生活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人際關係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