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015
擁有一枚 Jaeger-LeCoultre Reverso 的理由
最近為香港一本新辦的雜誌撰稿,編輯要求我選擇一些在今屆奧斯卡獲獎的電影進行回顧,前題當然要是我看過後很喜歡的電影,我二話不說就選了 Whiplash(圖一),然後竟然發現憑此片獲得最佳剪接獎的 Tom Cross在領獎時,選擇配戴一枚 Jaeger-LeCoultre Reverso 1931(圖二),立即就聯想起,去年底早就為大家介紹過好幾枚積家 Reverso─一般手錶離不開底面兩面,要欣賞全貌非得脫下手錶才成,但 Reverso 則完全突破了腕錶設計的固有框框,只要輕輕將錶面翻轉,即可展現同一枚手錶截然不同的全新面貌。積家錶早在 1931年就創造出繞著縱軸旋轉的 Reverso 錶款,改良了原有設計並以不同概念為基礎,成為最負盛名的代表作。
所謂 Great mind thinks alike,追求優秀卓越的人總找到知音,製錶如是,拍戲也如是。Whiplash 本身是一部小眾電影─港版叫《鼓動真我》,未看還以為是勵志溫情片;台灣譯作《進擊的鼓手》更加毋需深究,我自己最喜歡國內譯作《爆裂鼓手》,起碼捉到電影神髓。打鼓加爵士樂,在類型上註定屬於小眾,因此身兼編劇與導演的 Damian Chazelle 花了足足兩年時間才籌得足夠資金開拍(電影成本為 330 萬美元,以現今荷里活的標準僅算是獨立電影規模),最初還特別拍了一段 17 分鐘的短片在影展播放,才成功吸引到投資人注意。但看似偏鋒的題材,最後卻大獲好評,完全是得益於鬼斧神工的剪接技巧,片長超出一個半小時卻絕無冷場,反而每場戲均張力驚人。尤其是男主角首次參與樂團排練一幕,流暢明快的剪接技巧,精準而鮮活地塑造了 J. K. Simmons 的角色(圖三,此君最後亦一舉贏得最佳男配角獎),也為男主角因不服氣而之後閉關浴血苦練埋下伏筆(圖四)。
電影裡處處都有夫子自道,劇本來自導演大學時期沈迷打鼓之經歷,魔鬼指揮也有真實藍本,主角在戲內遭遇車禍仍負傷表演,導演在戲外同樣遭遇車禍仍堅持拍畢全片。電影要說的與是非對錯無關,而是最基本的人生價值觀問題──興趣與夢想人皆有之,擁有才華天份者更是不計其數,但有幾多人頂得住現實的困難,克服痛苦追求卓越?又抑或深感氣餒就乾脆一走了之?最簡單就莫過於拍攝出一套奧斯卡獲獎電影。
本篇是我第一次非以介紹錶款為書寫主題,敬希閣下原諒我偶一為之。我有時會想,一個男人選擇在甚麼場合配戴一枚怎樣的腕錶,絕對跟他的職志、興趣、閱歷大有關係,正如 Tom Cross 選擇站在事業的頂峰舞台時戴一枚積家錶,由他主理剪接的電影要訴說的是,一個關於天才如何克服心理傷痛,成就出優勢卓越的故事,單單是這幾個元素,不就是你始終都要擁有一枚 Reverso 的理由?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