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2021
怨婦是怎樣煉成的?放負、自憐要有限度,入戲太深只會帶來悲劇結局
M先生是我相識十多年的老朋友,這段期間我見證了他與前妻的一段愛情長跑與短暫婚姻。
他的前妻是一位大美人,任職空姐,偶然也會兼任廣告模特兒。她跟M相戀那9年間,一直不乏追求者,而她亦慣性保持開放態度,不時在社交媒體上載與「阿兵哥們」的合照,似是向全宇宙(包括M在內)宣告:「一日未婚,我一日也有選擇權」。
婚後半年,M夫婦的相處問題已經浮面,最常見的是M因工作夜歸,妻子總懷疑他藉故外出鬼混,「其實婚前我們已經同居超過5年,我以為所有生活習慣對方都瞭如指掌,但疫情後她丟了工作,經常閒賦在家,便突然覺得自己沒了退路,所以期望我也變成住家男人。我上班時,她會不停致電找我,後來開始發現她在IG轉載很多語帶相關的怨懟語錄,任我如何安撫,她都彷彿沒聽進去……」M說。
問題在於她的日子太清閒嗎?「可笑的是,她不找新工作的理由是為要了盯緊我,我不知道為何她對我會忽然失去信心,大概是她經常聽到周邊的三姑六婆說男人壞話。」有理由懷疑,M妻子的情緒出現了毛病,然而由M說出口要帶她求醫,就更加觸發她的敏感神經。遺憾地,沒來得及跟進她的情緒問題,另一個爆破點又燃起。
離婚的導火線,是妻子要求M跟她到英國定居,離開香港這個煩擾之地,而且要趕緊執行,不容耽擱。然而,M這一方既不願與年事已高的父母分隔兩地,更不想放棄現階段非常理想的事業;回絕了女方的「命令」,M也心知這段婚姻已走到了盡頭。
不知從何時開始,她的IG充滿了對感情絕望的帖文,外人眼中自然覺得M愧對妻子,因而不斷施予同情安慰。但實情是,M單方面努力修補,那邊廂妻子繼續發文放負,並從旁人的回應之中刷存在感。
M自問對前妻的態度始終如一,偏想不通為何她婚後怎麼變得咄咄逼人,甚至讓十年感情枉送。我想,大概是某些人會對身份轉變感到不安、疑惑和難以適應吧!
婚前的她表面上很有自信,說穿了其實也要靠其他追求者去建立萬人迷的形象,婚後那群兵哥散退了、工作也丟了,整個腦袋一下子被空虛感充塞著;可恨的是,這時候陪在身邊的竟是惟恐天下不亂的三姑六婆,還有一群在社交媒體跟進事態發展,等著看戲肉的「花生友」,離婚這一步,顯然是集合了眾人的力量將劇情推向高峰,促使她繼續演好怨婦這個角色。
當然,「怨念」本身,是一種如何看待事情的個人取態,是放下還是死執,寬宏抑或含恨,有些問題在某人眼中可以迎刃而解,在另一個人心裡卻是罪該萬死。可怕的是,當怨念能夠換取別人的共鳴,但怨念未必會因共鳴而化解,卻有可能變成習慣並且繼續滋長。怨婦之所以可怕,是她們身體散發著一般哀愁,一種令人不適的氣場,然後怪罪別人將她弄成這模樣,結果伴侶沒找到,只剩一堆背後取笑她煩厭的「朋友」。
難怪曾經聽過一種說法,認識新對象時要先從對方的社交帳戶著手,經常放負的、自怨自憐的、轉發失戀語錄的,一律敬而遠之。
有時候,我們忘記了,懷恨確實太花氣力,到頭來最傷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樂本健【活力健康 迎新年】維柏健B+C維他命 激抵買低至$99►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