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4/08/2020Text: 由作者提供

不能取代的達文西:藉著網上展覽,逐一細味達文西作品中的細節

  疫情下,朋友終於受不住香港的鬱悶,最近回到他的老家巴黎暫避。隔著手機屏幕看著他的IG Story開心share在到達後隨即趕到羅浮宮「朝聖」,心中真是羨慕不已。

 

  回想過去大半年,由於疫情「限聚」和「限飛」關係,不少展覽都無奈地只能透過線上形式觀賞。隔著屏幕,藝術的「欣賞指數」當然是有所影響的,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學習藝術的障礙。

 

 

  就以羅浮宮為例,在其網站上其實一直設有不少更新功能,讓我們可以借助網絡的方便來學習以及「親近」藝術。例如網站中的 “A Closer Look” 功能就可以讓使用者以超高清、多角度、鉅細無遺地zoom in欣賞一些精選館藏的細節,包括平日總是逼在人群中不能靜心近距離欣賞的鎮館之寶《蒙娜麗莎》。

 

  說到《蒙娜麗莎》,很多人都知道它是由意大利藝術家達文西(1452-1519)所創作的一幅被譽為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畫作,但有關這件肖像畫的「成名」原因及過程,可能不太了解。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蒙娜麗莎》可說是一個「老是常出現」的人物,無論是在過去一百年不斷出現的現當代藝術家二次創作(例如Marcel Duchamp、Andy Warhol、Jean-Michel Basquiat、MADSAKI等),還是淘寶上的各式各樣《蒙娜麗莎》藝術衍生品,都可以 經常看見這個生於五百多年前的女士的神秘容貌,說明了《蒙娜麗莎》作為一個文化icon的影響力。

 

  《蒙娜麗莎》的出現,源於1503年達文西受到他父親的朋友Francesco del Giocondo先生的委托,為其妻子Lisa畫一幅肖像。但是不知道是甚麼原因,達文西一直沒有把畫作完成好並送到委托人手上。在往後的十多年,直至他離世的1519年,這件unfinished的《蒙娜麗莎》以及至少兩件畫作《聖母子與聖安妮》和《施洗者聖約翰》一直留在他身邊,並陪著他從意大利佛羅倫斯、米蘭、羅馬,走到他人生的最終落腳地——法國,也從來沒有離開過他。

 

  對於達文西的成就,美國著名作家Walter Isaacson在2017年出版的達文西傳記中有詳盡的講解。但在回顧達文西的一生的時候,Walter Isaacson提醒我們,儘管他毫無疑問是一個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genius),但如果我們只著重藝術家的「天才」一面,而忽略了他如何透過自身不懈努力無師自學地去進行各種知識上的探求和科學上的研究,恐怕對於我們進一步了解他從而學習他的過程中會帶來不必要的阻隔。

 

  從「量」而言,出自達文西手筆的傳世油畫作品不多,現時經專家確定的大概就只有十五幅左右,但當中至少有三件作品(包括《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救世主》)可列為前無古人的驚世神品,這正好反映了他的非凡之處。但在看似「無解的」的奇蹟背後,別忘記達文西畫中的每一筆和每一劃無一不是出自於他在數十年間日積月累寫下來的7200多頁傳世筆記和手稿的。只要看過他的筆記和手稿,便會明白達文西的所謂「天才故事」其實一點也不離奇,都是其來有自,離不開他好奇的童心,無限的想像,敏銳的觀察,對看似無用的小知識的追求、對細節的執著,以及對事實的尊重。而藝術家的這些充滿人性化的一面都是我們可以免費借著網上展覽作品中的detail逐一細味的。阿Q一點地想,或許也可算是疫情下的blessing in disguise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藝術 #達文西 #抗疫不悶 #蒙娜麗莎 #達文西手稿 #Art & Culture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