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3
《更衣記——香港電影旗袍戲服秀》:從張愛玲文字到展覽,旗袍作為電影語言所展現的可剛可柔
久未踏足香港電影資料館,近日心血來潮,除了欲補購多年前被「一借冇回頭」的《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之一:南來香港》(絕版多年當然渺茫),也想看看旗袍。原來自 2017 年的「穿‧越‧時代:旗袍篇」展覽後,館方這次舉行至明年五月的「更衣記——香港電影旗袍戲服秀」,讓我們觀察從衣料、設計襯托電影,反映時代與不同演員的種種「戲味」。
小時候,家母還會穿旗袍(長衫),常常找裁縫訂造「飲衫」,言傳身教予我何謂精緻,如何著眼生活品味要求。看回舊相簿,翻出家母從少艾到中年婦人,不同時期演繹旗袍的迷人風采——從戰後百廢待興,到50年代的生機再現,重溫當時衣食住行,無不記載前人生活點滴。
《更衣記》出自張愛玲的散文,試節錄一段——「如果當初世代相傳的衣服沒有大批賣給收舊貨的,一年一度六月裏曬衣裳,該是一件輝煌熱鬧的事罷。你在竹竿與竹竿之間走過,兩邊攔著綾羅綢緞的牆——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宮室裏發掘出來的甬道。你把額角貼在織金的花繡上。太陽在這邊的時候,將金線曬得滾燙,然而現在已經冷了。」它記載當時社會的裝扮變化,而展覽展出共31套旗袍,在多個布料、款式及裁剪中隱約展示這個流變。這些旗袍是由多位經典女星在1950至90年代電影中穿著過的戲服,有些辨識度很高,例如林青霞《滾滾紅塵》(1990)、張曼玉《阮玲玉》(1992)、李麗華《紅玫瑰》(1952)、羅蘭《新紅樓夢》(1952)、夏夢《都會交響曲》(1954)、樂蒂《蕉風椰雨》(1960)與林黛《藍與黑》(1966),再現眼前仿如隔世,帶來視覺震撼,其他還有鄧碧雲、沈殿霞、石慧等穿過的旗袍戲服,配以「度身塑造」的鞋子、模特兒公仔,襯托出展覽英文名字「Cinderella and Herman Qipao」變身的意味。
展覽以外,同時舉辦放映和座談會,其中《新紅樓夢》、《香港之星》都是少有重映,個人則期待林黛的《雲裳艷后》,看看能否發掘更多潛藏的文化符號?
旗袍作為電影語言,展示女性嫵媚,可剛可柔,配合社會角色,間或反客為主,闡明轉變不在外表,內在靱性更可觀。記得先母說,做或穿旗袍,多一分少一分也不能,裁縫需常記「經緯不偏離」、「不偷襟」、「不歸拔」、「不破肩」、「後中縫」與「修身裁」等準則,所以穿旗袍看來像很麻煩,但今時今日,還是會不時看到女士們穿著旗袍拍照「打卡」,彷彿代表著某種價值堅持,出席一些重要場合,旗袍依然是一個讓人注重的中國文化象徵,背後是延綿歷史的美學與文化意涵,形諸內外,滋養品味修行。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