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09/11/2022Photo: 由作者提供

持善之道,藏於心相:慈山寺藉展示造像藝術,讓佛法承願再來,啟迪參學心靈

  承上期,佛教發展歷史在香港,雖未至源遠,但散播經年,分支繁衍,各自修行,要以短文綜合論述,不免紛雜細碎,概因搜集資料困難,但點滴如三十多年前,葉文意居士著有學術論文《香港早期之佛教發展》,或戰後應社會狀況應運而設立的明珠佛學社、明慧法師編撰的《大嶼山誌》,甚至透過先母常常提及她60年代在大嶼山帶髮靜修的歲月等口述資料,經過時間印證,偶能爬梳出一絲佛教發展脈絡,洗滌不同時代下的人心面貌。

 

 

  不少訊息量高的佛教文物,如傳世佛像,高僧遺物、信札墨寶、法器用具,提供欣賞角度之餘,提升精氣神的修煉涵養,開啟智慧,而智慧往往在「戒」與「定」,於聚散榮枯間,將分別心縮小。

 

 

  佛教旅遊化,未免遭注重清修的文人僧侶反對,但以社會弘法角度看,寺廟的興建、參拜、賞遊,有利宣揚教義,開化大眾心靈,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或無不可。

 

 

  月前在慈山寺臨抄《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同伴不徐不疾用筆、提按,引來幾位大德駐足細看,在佛堂裏惹起一陣小騷動,罪過罪過;我卻彷彿進入寂侘狀態,比同伴花了多一倍時間,浸沉其中,現在細看,一個輕鬆自如,一個緊密有力,同是當下的專注,在不同旅程上,都是一樣的功課。

 

 

  入慈山寺不下十數次,抄經有之,在藏經閣聽古琴有之,組織水墨寫生活動有之,賞桃有之,何妨在坊間傳聞以外,敞開心扉,在地感受,凝望船灣淡水湖,換賞一刻清幽寧靜,有緣遊訪,給予身心靈一個喘息空間。

 

 

  還有2019 年正式落成,兼香港唯一一所的佛教藝術博物館,佔24,000 平方呎,位於觀音聖像底座,展示佛菩薩藏品共100 尊,透過悉心策展,訴說2,500年來漢傳、藏傳、南傳三大佛教傳承故事,繞行在圓形空間構成的主體建築,感受自在及圓滿。

 

 

  佛像,或佛相,原意非供盲目膜拜,只是方便人們的projection,加上各國不同文化,幻變成現在諸般造像模樣,如一尊犍陀羅時代的釋迦牟尼佛立像,或炯炯有神的「玻璃眼珠」(可於網上展覽近距離欣賞),利於了解佛教歷史源流,也讓我們參悟,法趣處處,法身衍生萬象,以助我們跨越精神上的藩籬,破執解迷,明白法無定法,轉念利生。

 

 

  外求不如內索,欣於所遇,暫得於己,非放大一己之欲,而是在色相幻化的機緣中悉皆豐足,從而克己、持善、自在隨喜,就如我年少時一聽便喜歡,來自宋朝茶陵郁禪師的悟道詩——「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合什。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You May Also Like
#佛教藝術博物館 #慈山寺 #佛教 #佛學 #建築 #宗教 #佛教歷史 #文化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回顧24 展望25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