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2020Text: Helena HauPhoto: Daren Cheung 、Tate
HKMOA:《觀景 · 景觀──從泰納到霍克尼》(上)─ 由不入流到獨領風騷,回顧英國風景畫的發展
隨著Art Basel HK、Art Central以及香港藝術節等藝文活動,因考慮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及傳播因素,相繼宣布取消,就連香港藝術館亦暫且關閉,直至另行通知,這都讓原本滿是藝術氛圍的三月忽然變得落寞。
雖然大小型藝文活動都宣布取消,不過好的展覽也值得介紹一番。在閉館前,到訪過香港藝術館,專欄作家和編者亦分別介紹過數個展覽,包括細說藝術館建立至今、50多年來的故事展《小題大作》和《原典變奏——香港視點》、極具歷史價值的中國書畫收藏展:《眾樂樂——至樂樓藏品選》、還有藝術館為紀念吳冠中,將他從法國到回國、從文革下鄉勞動到走到大都市的歷程展一一帶到觀者面前的個展:《從糞筐到餐車——吳冠中誕辰一百週年展》。
不過今次想介紹的是藝術館的另一個重頭戲——《觀景 · 景觀——從泰納到霍克尼》,這是藝術館首次與英國泰特美術館Tate合作,展出76件Tate的精品館藏。雖然暫時沒辦法到訪欣賞,但也希望透過介紹展覽的7個循序漸進的主題/展區,讓大家對英國過去300年的風景畫發展史以及其對歐洲藝壇的影響有所了解。
風景畫:從不入流變成主流
從西方美術史來看,主流的繪畫題材大多以人物、宗教、歷史為主,而風景畫Landscape一直都不是主流的題材,而它的出現只不過是作為主流題材的背景及場景,難以被視之為「獨立」,這種情況從十五世紀開始,維持了大概300年;直到十七世紀,荷蘭在與西班牙長達80年的戰爭中宣布獨立後,風景畫才在藝壇上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在宣告獨立後,荷蘭的信仰與意識形態都與西班牙愈行愈遠,畫家也開始尋找新的主題來代替舊時代的主題;同時較明顯的變化是,原本的天主教會或教王不再是畫家最大的客戶;反之,一批新興的中產階級成為了畫家的主要對象;他們不像教皇一樣,只鍾情於聖經裏的畫,反倒對風景畫、靜物畫、風俗畫以及肖像畫感興趣,根據他們的品味和喜好,本不是主流題材的畫作卻成了荷蘭最受歡迎的四類畫作,並發展成一個黃金鼎盛時期,而當時風景畫的代表人物——Jacob Van Ruisdael、Johannes Vermeer和Meindert Hobbema的作品都深深的影響著對岸的英國。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