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6/02/2018

終審庭判決彰顯法治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Regina Ip),本屆政府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直選議員,新民黨主席。1975年加入香港政府,其後晉升至保安局局長,於2003年離職。她從美國進修回港後,在2006年7月成立「匯賢智庫」、2011年創立「新民黨」,並擔任黨主席;並於2015年成立「海上絲綢協會」,擔任聯席主席,致力為香港社會服務。

    葉劉的地球儀

   過去一年,法院就多宗極具爭議性的案件頒下判詞,例如:四名立法會議員被高等法院裁定宣誓無效、高等法院覆核「雙學三子」衝擊公民廣場案的刑期、終審法院駁回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的上訴申請,部分港人開始質疑香港的司法制度是否不再獨立,社會上批評「香港法治已死」的聲音漸多,港島區立法會補選候選人之一區諾軒早前更明言311補選將會是一場「法治和人治的對決」。

 

香港的司法制度奠基至今逾百載,司法獨立受《基本法》保障,法治一直是港人珍而重之的核心價值。(iStock圖片)

 

  部分港人對法院的判決或許會有異議,但只要我們細閱上述案件的法庭判詞,便會發現香港法院仍堅定不移地捍衛法治,法官依舊按法律理據不偏不倚地作出裁決。其中,我認為本月初終審法院就「雙學三子」上訴案所頒下的判詞尤富參考價值,反映目前本港的司法機關仍保持一貫的獨立。

 

「雙學三子」衝擊公民廣場案

 

  2014年9月26日晚上,「雙學三子」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秘書長黃之鋒及學聯前秘書長周永康號召群眾衝擊政府總部東翼前地(又稱公民廣場)。「雙學三子」於2016年被裁判法院裁定非法集結及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結罪成,但裁判官認為他們三人只是表達訴求,暴力程度不高,三人結果分別被判社會服務令或監禁緩刑。

 

  去年,律政司認為裁判法院判刑過輕,又指「雙學三子」當日行為近乎「暴動」,遂向高等法院提出刑期覆核,要求法庭改判三人即時監禁。上訴庭副庭長楊振權於去年8月17日宣判,指鑑於案件罪行嚴重並涉及暴力,法庭必須判具阻嚇性的即時監禁刑罰,故改判三人即時入獄六至八個月,有輿論甚至質疑判決是「政治檢控」。

 

  「雙學三子」其後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終審法院於今年2月6日宣判,五名法官一致裁定三人上訴得直,維持原審判刑。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在判詞中指出,鑑於終審庭認為原審裁判官在原則及量刑上並無出錯,在上訴庭新判刑指引不具追溯力的前提下,決定維持社會服務令及緩刑原判。

 

律政司可依法申請刑期覆核

 

  馬官在判詞中清楚指出律政司有權根據《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1A(1),基於該刑罰並非經法律認可、原則上錯誤、或明顯過重或明顯不足的理由,向上訴法庭申請刑期覆核。因此,終審庭在判詞中申明律政司申請刑期覆核是合符法理的做法,否定了這是政治干預司法的結果。

 

  不過,終審庭在判詞中逐點反駁上訴庭的說法。首先,原審裁判官量刑時明顯知悉本案屬大規模集結,亦知道判刑須具阻嚇力,只是考慮到各人行為並非十分暴力,故認為原審判刑無犯原則錯誤。其次,在裁判法院作出判決時,非法集結的司法慣例是判以社會服務令,只有極少數案例會判處監禁,因此原審判刑並非明顯過輕。

 

新判刑指引不具追溯力

 

  鑑於香港出現愈來愈多混亂及大型公眾示威,終審法院常任法官鄧國楨認同上訴庭指,法庭有充分理由訂立更嚴厲的判刑指引,重判涉及暴力的非法集結,以提高判刑阻嚇力。判詞同時引用了2000年,高等法院將當時肆虐本港的「扑頭劫案」之量刑起點增至八年,成功令同類案件驟減的案例,論證加重刑罰能夠以儆效尤。

 

  儘管如此,新的判刑指引只適用於上訴庭頒令後(即2017年8月17日後)發生的案件,並不適用於「雙學三子」的案件。因此,上訴庭覆核刑期時,以大幅度及更嚴峻方式判刑,明顯是不恰當引用判刑指引。再者,案發時黃之鋒未滿21歲,上訴庭卻錯誤地認為毋須考慮監禁以外的刑罰,違反了《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109A條。

 

「公民抗命」並不適用於此案

 

  馬官指出法官判刑時要考慮「公民抗命」元素,更引用John Rawls著作A Theory of Justice中的「公民抗命」定義:行動必須是和平、非暴力;違法者亦要在事後接受法庭懲罰。根據案例,示威者一旦涉及暴力或威脅使用暴力,破壞社會安寧,法庭有責任重判違法者,「公民抗命」將不能成為有力的減刑理由。

 

  馬官續指,一般而言法庭傾向容忍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Leonard Hoffmann在2006年英國案例R v. Jones & Others 判詞中列明的「公民抗命」行為。但馬官強調不管「雙學三子」動機為何,三人在犯案過程中衝擊公民廣場鐵閘,明顯涉及暴力,已經跨越合法表達意見的界線。因此,「公民抗命」的概念並不適用此案。

 

法庭判決證法治健全

 

  對於終審庭就「雙學三子」上訴案的判決,社會上難免充斥支持和反對的聲音,但大家應該認真閱讀判詞,避免作出不負責任的指摘。我認為終審庭的判決有兩個主要影響:即時的影響是有助減少社會的仇恨,以免社會進一步撕裂;長遠的影響則是為日後任何涉及暴力的示威行動畫下一條紅線,希望示威人士行動前三思。

 

  我相信是次終審庭的判決是香港依然擁抱法治的鐵證,即使社會對法院的輿論壓力與日俱增,本港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將繼續秉承普通法傳統,並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預。香港的司法制度奠基至今逾百載,司法獨立受《基本法》保障,法治一直是港人珍而重之的核心價值,我們不可亦不應輕易對法治失去信心。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中國對美關稅措施實施反制,同樣加徵34%關稅,據報亦不會批准TikTok分拆出售。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2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昨日的我發表於 2018-2-26 03:54 PM
  • #3
  • 以往的非法集結或遊行等罪,通常都判社服,控辯雙方都無乜人會上訴。但由佔中開始,幾乎所有民眾集體行動都口講非暴力,實質就係暴力掛帥,破壞社會安寧及秩序。上訴庭列出的指引,雖然未能套用在雙學三子身上,但已成為防止這類變相街頭暴力的一度屏障,他日三子若再犯,必定判監。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Nordost發表於 2018-2-26 02:23 PM
  • #2
  • " ... 重判涉及暴力的非法集結 ... "

    問題在於何謂「暴力」!黃屍認為,「不動手打人」,就係「非暴力」!上次已被上訴庭駁斥,但佢地肯定會繼續自說自話!

    「霸街」是否暴力?根據世衛定義,Violence有分physical 和 non-physical,而non-physical violence 則包括 deprivation,例如剝奪他人使用道路的權利,妨礙商店經營,阻礙老人家睇醫生 .... 等等。所以,「霸街」一定係暴力!

    唔信請wiki 下何謂"Violence"!或者叫你阿媽鎖你o係房三日,斷水斷糧,冇廁所用,睇下夠唔夠「暴力」?!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