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廿年(一): 英資財團叱吒一時 怡和撤出震撼市場
1994年3月24日,怡和控股宣布決定同年12月底起,終止怡和股票在香港的第二上市地位,撤出香港股市,轉眼至今20年。隨著香港回歸,英資財團在港的影響力,亦遂漸被華資財團取代。本欄趁著這個時刻重溫英資財團過去叱吒風雲一刻,並探討這廿年來它們的轉變。
隨著中英達成共識及香港回歸,英資財團在港的影響力遂漸被華資財團取代 (iStock圖片)
鴉片戰爭後成自由港 四大洋行泊碼頭
鴉片戰爭後,《南京條約》廢除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公行制度,十三行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同時《條約》亦割讓香港予英國,香港成為自由港,歐美洋行陸續改在香港設立分行或總部,以洋行為首的英資財團幾乎襲斷港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意。
當中,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太古洋行(Swire)、和記洋行(John D Hutchison & Company& Co.)及會德豐(Wheelock Marden)並稱「香港四大洋行」。
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創立於1782年,創辦人是由兩英國人渣甸(Jardine)和麥迪臣(Matheson)合夥。怡和洋行是中外貿易和省港貿易的主要商行之一,從事貿易、航運、造船、碼頭、地產、保險、製糖等行業,是最著名的英資洋行。香港置地和九龍倉曾經都是怡和系的旗艦,由怡和大班擔住主席。
1961年,怡和洋行在港上市;1984年3月28日正值香港前途問題中英談判關鍵時間,怡和宣布遷冊百慕達,震撼市場;1994年3月24日怡和進一步宣布從該年12月31日起終止怡和股票在港的第二上市地位,令當日恆生指數由原本上升中一度急跌400點,其後再大幅反彈,但怡和系股價仍大幅下跌約8%。當時中國官方的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鄭國雄直指怡和的行動「極度不負責任」。
太古洋行
太古洋行的前身為英國利物浦一家中型地方商行,創辦人為約翰.施懷雅(John Swire)。五十年代起,太古便以香港為基地,以香港太古有限公司為控股公司和總指揮部,重建其在遠東的事業。它將經營的業務,迅速從航運拓展到航空,地產以及其他領域,還經營商業貿易、造船、保險、製糖、油漆等行業。國泰航空(00293)亦為旗下,太古是實力最為雄厚的英國洋行之一,與著名的怡和洋行齊名。
會德豐
會德豐由英籍猶太商人佐治.馬登(G. E. Marden)於1925年在上海創辦,主要經營航運、貨倉等業務。1932年該公司與加拿大商人湯姆士.魏爾洛克(Thomas Wheelock)經營的上海拖駁船有限公司(Shanghai Tug & Lighter Ltd.)合併,正式改組成會德豐有限公司(Wheelock Marden & Co. Ltd.),經營的業務亦推廣到鋼鐵、保險、地產及投資信託管理等領域。會德豐與和記洋行與關係密切,因會德豐持有和記洋行大量股權,和記洋行亦持有會德豐若干股權,兩公司的董事亦互任對方董事。到20世紀60年代,會德豐已發展成為香港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旗下擁有的附屬及聯營公司超過200家。七十年代初期以後,會德豐的業務明顯放緩,其發展勢頭遠不如怡和、和黃及太古。
和記洋行
和記洋行由英商沃克(Robert Walker)於1860年在香港創辦,當時的英文名是(Robert S. Walker & Co.),初期業務主要是經營布匹、雜貨及食品的轉口貿易。1873年由英商夏志信(John D. Hutchison)接管,改名為(John D. Hutchison & Co.)。
在有逾百年悠久歷史的老牌洋行中,和記洋行本屬三、四流的角色,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著名英商祁德尊(Douglas Clague) 入主董事局後,其後和記收購香港黃埔船塢,合併後成為和記黃埔(Hutchison Whampoa)。和黃迅速崛起,經濟實力一度超過沉雄穩健的太古洋行,甚至威脅到怡和洋行的「一哥」地位。
英資華資影響力此消彼長 隨後數天細訴轉變
1980年代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加上市場結構轉型,華資亦日漸崛起,英資財團甚至主動引入中國資本「鋪後路」。時至今日英資財團雖在香港仍然具影響力,與但回歸後中資的勢力與日俱增,是不爭的事實。本系列將為大家探討當中轉變。
撰文: 王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