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前瞻】「派錢」政策勢不再 冀推融入大灣區稅務優惠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在本月27日發表任內第二份《財政預算案》。根據近月各大會計師事務所及不同相關學會的預測,料港府本財政年度的財政盈餘約500億元,與港府早前預計的466億元盈餘相約。
由於盈餘預測大減三分之二,市場預期「派錢」政策不再,各相關學會亦不同意政府繼續實行此等短期措施,反應全面檢討稅制。
由於盈餘預測大減三分之二,市場預期「派錢」政策不再(資料圖片)
倡增加子女免稅額 醫療費直接扣減
去年樓市及股市均較波動,政府在股票、土地印花稅及賣地收入成績將未如過去般理想,導致盈餘大幅減少,市場均預期「派糖」金額亦隨之縮減。去年政府退稅金額達逾430億元,今年金額或需大幅下跌,但仍有建議政府考慮除往年公布的自願醫保扣稅外,亦給予每名納稅人及其供養的父母和子女醫療費用可直接扣減,每人每年上限8000元。
另外,該等學會又建議正在供養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納稅人,豁免其所在居住地域的限制,均可享有免稅額,及增加子女基本免稅額,從現時12萬元調整至首名子女15萬,第二名子女免稅額加至20萬,第三名及以後免稅額加至25萬。另有會計師事務所建議,將基本免稅額和已婚人士免稅額調高9.8%至14.5萬及29萬元。
豁免首置稅似無期 冀推自住租金扣稅
除了基本的稅務優惠外,在這個人人渴慕「上車」的社會,印花稅亦成了港人其中的負擔,故豁免香港永久居民首次購買自住居所的印花稅,以樓價600萬元為上限亦成為市場的訴求。可是,財爺疑似放風指此項措施有機會刺激住宅樓宇需求及炒賣,此項訴求看似沒有機會出台。
與此同時,為減輕中產人士租屋的壓力,建議向自住居所的租金獲薪俸稅扣稅,上限每年15萬元。
鼓勵融入大灣區 盼提供科研扣稅優惠
「粵港澳大灣區」蓄勢待發,在其出台之際,為了鼓勵更多香港企業及人才進入大灣區,該等學會建議港府爭取全職在大灣區內工作的香港人只需繳交15%的內地個人所得稅,以減少兩地個人稅上的差異,從而促進兩地人才的互動和交流,又以8.25%優惠利得稅稅率吸引區內企業在香港設立總部。
在融入大灣區的同時,科技發展亦不容忽視,故有意見認為政府可推出針對研發開支的「超級扣稅」優惠,包括推出針對創科研發開支與投資的可兌換現金稅務抵扣,鼓勵創科界初創企業發展,對從事金融科技並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尤其流動或無現金支付系統、區塊鏈等的創新及技術研發,可獲利得稅稅率減半,即按8.25%計算利得稅。
加上貿易戰如箭在弦,擴闊香港稅收協定網絡至主要貿易夥伴,避免雙重徵稅,及為在香港以外的地方使用中的租賃廠房及機器提供折舊免稅額,亦有助企業迎接貿易戰。
撰文:葉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