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陶冬:中國臨通縮考驗 急需改變預期(有片)
中國3月CPI按年升0.7%,按月降0.3%,PPI按年降2.5%,引發是否進入通縮時代的討論。對此,瑞信亞太區財富管理部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博士接受《經濟通通訊社》專訪時認為,全世界都在通脹,中國經濟卻面臨通縮的考驗;要打破通縮心態,關鍵在於改變預期。
他指出,通貨緊縮有狹義和廣義兩種說法:狹義指的是CPI指數成為負值,中國經濟還沒有到那一步,不過看過去幾個月的價格走勢,風險在明顯上升;廣義通縮指的是企業和居民的預期出現了變化,經濟行為趨向收縮。以此定義,我們已經進入了通縮狀態。
他表示,通縮的本質,是預期發生結構性改變,導致經濟活動低迷,並產生出自我生成的連鎖反應。對企業而言,沒有加價能力,因此不願意借貸擴張;對消費者而言,擔心收入下降和失去工作,消費行為變得謹慎,房地產需求低迷。
需要更具爆發力的政策刺激
陶博特別指,目前中國的通縮現象,屬於「非典型」的,它發生在經濟的上行周期。一方面,GDP增長在恢復中,銀行貸款規模之大十分罕見;另一方面,消費信心低迷,民企投資意願不強。究其原因,是龐大的銀行中長期貸款,主要去了地方融資平台,刺激政策沒能將貨幣擴張轉換成全方位的信用擴張,未能將地方平台投資轉換成不同企業的全方位投資,換句話說乘數效應沒有起來。
他表示,短期針對通縮傾向,需要更具爆發力的政策刺激,尤其在貨幣政策上,來打破逐漸固化的預期。在此之前,小民企和小老百姓應該控制好槓桿,盡量自保。甚麼時候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出來了,甚麼時候新的周期就開始了!「不必太悲觀,但要做好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