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救市#今日焦點股
2020-04-16

【世紀戰疫】新冠病毒重劃歷史分野 全球化趨勢將變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迄今感染逾200萬地球村村民,如紐約「亡魂之島」的無數末世鏡頭,經社交媒體滾雪球式傳播擴散,於物理的封城、閉關、鎖國之外,更深深衝擊世俗價值,誓要重新將歷史劃分為B.C.(Before Covid-19)和A.C.(After Covid-19)。

 

  無論今次肺疫將於多遠的可見將來受控,一兩年、三五年乃至過十年,其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盪恐將持續幾代人--中美文明競合、全球產業鏈轉移、虛擬世界崛起……對中國來說,其「中國模式」將畢其功於一役(抗疫),還是將不可避免直面全球「去中國化」?

 

 

A.C.(After Covid-19)時代對中國來說,其「中國模式」將畢其功於一役,還是將不可避免直面全球「去中國化」?

 

 

中國全球救援,惟美日齊籲搬資回朝

 

  38.6億隻口罩、280萬個檢測盒、1.6萬台呼吸機……最先撫平疫情感染曲線的中國,過去一個月正以舉世無雙的防護物資全產業鏈,發起全球人道主義救援「閃電戰」。不過,「及時雨」般的出口,以及各國為中國製造口罩、防護服爭崩頭的熱鬧,並未阻斷一股「逆全球化」、「產業鏈轉移」的思潮悄悄湧起。

 

  就在上周五(10日),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公開呼籲,華府應百分百資助所有從中國回遷的美國公司的「搬家費」,包括廠房、設備、知識產權等;同日,日本於其經濟刺激計劃中宣布,預留2200億日圓(約20億美元)資助把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回日本的公司。

 

  此可能只是已屆強弩之末的70年全球化趨勢進一步逆轉的警號之一,儘管短期而言資本難見大規模遷徙,但新冠肺炎疫情暴露的「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殘酷現實,無疑將改寫過去幾十年來分工合作、互利共贏的全球化狀態。

 

各國互不信任,勢爭構獨立產業鏈

 

  據摩根史丹利估算,中國現時控制的全球口罩產能已從疫情前的50%升至85%;另有數據指,中國為全球最大的無紡布出口國,市場份額高達18%(2018年數據)。

 

 

38.6億隻口罩、280萬個檢測盒、1.6萬台呼吸機……最先撫平疫情感染曲線的中國發起全球人道主義救援「閃電戰」。

 

  正如曾在美國設廠的福耀集團董事長、有「中國玻璃大王」之稱的曹德旺近日所指,隨著各國之間不信任度增加,各自著手構建更獨立、完整、安全的產業鏈將是一個趨勢。他認為,儘管全球產業鏈短期不會和中國脫鉤,但「逆全球化」陰影或不可避免。

 

  持類似看法的還有獨立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其於全球化未來的專題研究報告中稱,這一波始於1990年代初,由技術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推動的全球化,令貿易、資本、人力、信息的相互流動無遠弗屆;但中美貿易戰、民粹主義抬頭、最近的新冠病毒爆發,都令全球化的未來變得不確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貨幣和資本市場部門負責人Tobias Adrian則稱,擔心持續的產出損失,因為經濟無法簡單地關閉和重新啟動,而且「經濟結構可能會永久改變,供應鏈可能會永久轉移。」

 

中美高科技脫鉤加速,或掀連鎖反應

 

  除了製造業產業鏈,英國頂尖智庫Chatham House的主管Robin Niblett更預計,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已激起美國兩黨與其斗爭的決心,意圖強行推動中美高科技及知識產權的脫鉤,並試圖逼使盟國仿效;此外,為實現碳減排目標而施加的社會和政治壓力不斷增加,並使許多跨國公司對長距離供應鏈的依賴受到質疑。

 

  他警告,一旦各國再無意願保護全球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共同利益,那麼20世紀所建立的全球經濟治理架構將迅速萎縮。

 

 

經此一役,美國兩黨或意圖強行推動中美高科技及知識產權的脫鉤,並試圖逼使盟國仿效。

 

 

  在歐洲,「去中國化」亦似漸顯苗頭;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Thomas Tugendhat近日就指,英國應重新檢討與中國的關係,「難道我們希望進口中國的產品和他們的專制主義價值體系?」在此背景下,華為副總裁張建崗最新發表公開信,促請英方在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不要在5G問題上改變立場。

 

世界工廠轉型,邁高科技、可持續化

 

  不過,仍有樂觀的觀點指,全球化不會消失,而只是內涵有變,包括中國由主打低附加值的世界工廠邁向5G、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創新樞紐轉變;由勞力輸出變資本輸出,如口罩未來雖是越南製造,但工廠的資本可能來自香港或中國內地。

 

  為實現此,中國須避免重走「閉關自守」老路,堅持「順全球化」,包括遵循國際貿易的規則、消除貿易壁壘、降低關稅;提高開放度、放鬆管制;完善誠信體系等。

 

  此外,後瘟疫時代,封鎖下久違重現的清新空氣和簡單生活,勢打破過去幾十年巨無霸、壟斷式大國巨企神話,重新構建一套可持續的世界人文經濟結構。

 

 

「虛實逆轉線」時點加快 或催生兩陣營

 

 

  新冠肺炎疫情顛覆人類習以為常的生活和認知,更動搖世衛(WHO)地位、引發中國和非洲的外交風波,以至是中美較競……另一領域的無聲改變並在於,疫情導致的隔離、宅居,將「虛實逆轉線」的到來時點大幅加快了10年,僅在中國內地,網民人均上網時長即由2019年6月的約日均3.98小時,增加至接近8小時。

 

  以騰訊旗下手遊《王者榮耀》為例,1月24日(除夕)當天的峰值流水高達20億元人民幣,同比飆升約50%;阿里旗下的遠程辦公軟件「釘釘」,2月3日(年初十)即有內地上千萬家企業、近兩億人在線辦公;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的身家,今年亦累漲240億美元;短視頻分享平台抖音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據報準備逆市全球招聘1萬人。

 

網絡世界進行「第二人生」

 

  生活互聯網化、非接觸化,新興技術似永久改變人們過往習慣的購物、工作、學習、就診等方式,並令部分人在虛擬社區或網絡空間中發現更真實的自我。而隔離帶來的人群厭惡心理,更可能令相當部分人,在大流行消退後仍寧願選擇在網絡世界進行自己的「第二人生」。

 

 

疫情導致的隔離、宅居,將「虛實逆轉線」的到來時點大幅加快了10年。

 

 

  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愈來愈難以分辨,催生「宅經濟」之餘,並可能令國家產生兩大陣營,其中之一是相信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能夠強化社會治理效率及精確發展經濟;較早時中國由上至下的舉國抗疫體制即有此意味。

 

  另一則是如現時北歐般,即使未來由人工智能取代不少工作,但無論勞動密集型還是智力密集型工作,在被電腦、機器取代後,社會仍將以無條件或無工作基本收入,鼓勵從事有關人類終極價值(如文學、藝術)的創作工作。

 

  一場肺疫是否開啟人類萬年一遇的文明平台變遷?做好準備,迎接劇變時刻!

 

撰文:俞瑾

   

#新冠肺炎#虛實逆轉#產業鏈#中美脫鉤#5G#口罩荒#去中國化#全球化#抖音#宅經濟

相關資料 - 

新冠肺炎

異動股

08169

環康集團

0.035

異動股

02382

舜宇光學科技

56.250

異動股

00881

中升控股

11.800

備註︰

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05/11/2024 13:15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今日焦點股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