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救市#今日焦點股
2020-04-15

【世紀戰疫】「隱形敵人」積塵如山 美淪震央非一日之寒

  新冠肺炎全球確診最新突破200萬、不治近13萬,摧枯拉朽之勢似仍未熄火。歐美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基本物資奇缺,從紐約、香港到意大利、西班牙,多地醫療系統更逼近極限甚至崩潰;就連早前的疫情「大好友」美國總統特朗普亦直認,「走廊到處都是裹屍袋,我見所未見。」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微軟創始人Bill Gates早在2017年2月即警告,「一生中將發生高度致命的全球大流行」,是否徒增嘆息?無論今次疫情會否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所指「自然消散需時數年」,「後疫情」的世界勢開啟劇變。

 

特朗普嚴重誤判,惟根源在醫療體系

 

  自1月23日武漢封城計,短短兩個月多,「無差別攻擊」的COVID-19病毒已攻陷全球逾180國。中國犧牲GDP堅壁清野式抗疫固然史無前例,惟最震撼的,莫過於2019年於全球衛生安全(GHS)指數排名第一的美國,竟淪為全球疫情的「震央」,確診人數截至周二(14日)已高逾60萬之鉅。

 

 

新冠肺炎全球確診最新突破200萬、不治近13萬,最震撼莫過於衛生安全(GHS)指數排名第一的美國,竟淪為「震央」。

 

 

  更末世感的是,堪稱最繁華、最現代、最富裕的大都會紐約,深陷死亡風眼--皇后區醫院的走廊放滿屍袋、中央公園變身野戰醫院、殮房不堪重負須挖壕掩埋……

 

  究其禍首,固然與總統特朗普的個人嚴重誤判--為維持美股牛市一再粉飾太平、剛愎自用以為一切盡在掌握、歪曲疫情警告是民主黨為首的「深層政府」的又一陰謀……脫不了關係,但最根本恐在於美國醫療體系,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病床數目遜80年代,人均不及意大利

 

  據美國醫院協會(AHA)最新數據,全美共有醫院6146間,病床92.4萬張,少於1983年時的逾百萬張水平。何解經濟愈發展,病床數目反而愈少?以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大興臨時醫院乃至出動海軍醫療鑑?

 

  此與美國80年代起推廣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為醫保住院主流支付方式有關。由於不再採用「按住院天數和診治量付費」,加上醫療手段進步,醫院為提高診治效率和壓縮成本,千方百計壓減住院人數以提高病床周轉量,直接後果是病床佔用率下降及隨後的病床永久削減。

 

  諮詢公司麥肯錫的資深合夥人Penny Dash去年甚至公開指,由於緊急護理向慢性護理的醫療趨勢轉變,以及愈來愈多機會在醫院之外為患者提供護理,美國「可能需要更少的醫院」。

 

  鑑於此,經合組織(OECD)統計的美國每千人擁有的病床數僅2.77張,甚至低過意大利的3.18張,並低於中國的4.34張、德國的8張;惟略好過早前提出「群體免疫」論的英國的2.54張。

 

應收盡治 VS 住院每日4千美元

 

  儘管基礎醫療體系早已風雨飄搖,惟特朗普於2021財年預算案,再以削減赤字為名,提出未來十年內削減覆蓋窮人的醫療補助保險(Medicaid)及平價醫改法案(ACA)預算至少1萬億美元,勢令美國這個全球唯一沒有「全民醫保」的發達國家,「天價看病」問題雪上加霜。

 

 

全美醫院數少於1983年時的逾百萬張水平,以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大興臨時醫院乃至出動海軍醫療鑑。

 

 

  有加州議員曾於3月12日的國會聽證會上質詢,沒有醫保的美國人(料至少2500萬)若進行常規的病毒檢測,保守估計總花費為1331美元;若想入住隔離病房,每日更需付高達4000美元(即使是擁有公司醫保的人,自付額亦高達20%)。此正正是3月中旬時,當南韓、意大利的病毒檢測人數已分別逼近30萬、超逾10萬時,美國的接受核酸測試的人數仍為「地量」的原因之一。

 

  而在採取「應收盡治」的中國,據國家醫保局數據,截至4月6日,內地確診住院患者結算人數5.1萬人,所涉費用11.18億元(人均約2.15萬元)人民幣,全部由醫保及財政支付。

 

  直至疫情風眼的紐約州3月14日首現死亡病例,州長警告實際感染人數恐遠超已確診的500多人,眾議院同日方於壓倒性通過的疫情經濟援助計劃中,要求聯邦政府撥款百億美元推廣免費檢測。

 

裝備短缺暴露資本主義病態戰略失敗

 

  快速測試全面推行,終令近兩個月來一直以「鴕鳥式」抗疫的美國進入「戰爭狀態」,隨之而來的感慨是,這個GDP排名第一的國家除了沒有足夠的病床,連基本的口罩、呼吸機也捉襟見肘。美國衛生部長Alex Azar上月國會作證時稱,聯邦庫存僅有約4000萬個口罩,約為全國預計需求的1%;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獲聯邦政府提供400台呼吸機,惟預計需求至少3萬台。

 

  個人防護裝備嚴重短缺,再揭開美國式「資本主義病態」的戰略失敗——海外低成本製造的興起及其不可避免的吸引力;另一原因則是供應商極力減少存貨以優化效率、卻犧牲應對突發事件韌性。

 

  情勢緊急之下,特朗普不得不三度動用韓戰時頒布的《國防生產法》,包括要求通用、福特等生產呼吸機;指令聯邦政府幫助消除供應鏈中妨礙快速生產呼吸機的障礙;禁止口罩等重要醫療物資出口。

 

  不過,根據通用與衛生部簽訂的合同,將在6月1日前交付6132台呼吸機;而獲N95口罩訂單最多的霍尼韋爾公司,預計到5月時的月產量最多僅2000萬個,恐意味遠水難救近火。

 

醫療系統脆弱冰山一角,香港同堪憂

 

  美國抗疫方寸大亂,只是全球脆弱醫療系統的冰山一角。在預計本周或進入疫情高峰期的英國,衛生部長Matt Hancock最新稱,全國需要18000台呼吸機,惟可用的只有1萬台,甚至要向同處水深火熱的美國求援200台。

 

  短期內最大的希望是該國「呼吸機挑戰聯合會」,成員包括Meggitt、空客、勞斯萊斯等,惟設計周產量仍僅得1500台。

 

  回看我們身處的香港,醫管局3月初時一度預警N95口罩存量僅夠用4周(目前最新為210萬個,夠用2個月),並數度更改防護裝備使用指引;而因公院負壓隔離病房接近爆煲,有確診病人更須等待40小時才能入院。

 

  事實上,研究機構早已推算,到2036年,香港65歲或以上長者佔整體人口百分比,將由2016年的15.9%倍增至29.1%。惟港府至今無法有效解決公私營醫療系統各自為政,及基層醫療服務未盡其用的問題;正如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慨嘆,17年來,港府仍未有汲取沙士的教訓改善醫療設備及防疫設施,只會令問題不斷重演。

 

衛生安全指數排名「打臉」 惟六項建議仍可鑑

 

  現代醫學昌明,在今次史無前例的全球大流行中,卻顯不堪一擊;原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人智庫歷時三年研究、今年2月發布的《全球衛生安全指數排名(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已有預警--全球對流行病和大流行病的防範能力薄弱。於報告評估的195個國家中,總體平均得分僅40.2/100;即使是60個高收入國家,平均得分亦未達及格線,僅51.9/100。

 

  儘管報告綜合排名前5的國家(美國、英國、荷蘭、澳洲、加拿大)於今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打臉,但報告提出的建議仍值得借鑑,包括:

 

  1,各國政府應承諾採取行動,密切協調和跟?國內公共衛生安全投資,並重點令其與日常公共衛生和衛生保健體系的改善相一致;

  2,各國的公共衛生安全能力應透明化,並進行定期評估,並至少每兩年發布一次外部評估和自我評估的結果; 

  3,各國及國際機構應改善就衛生、安全、人道主義的跨領域協調,以應對嚴重生物事件;

  4,逼切需要建立新的籌款機制,以彌補大流行病的防範缺口,其中可能包括新的全球多邊衛生安全籌款機制;

  5,各國應舉行公共衛生安全年度模擬演習,確定需要改進的地方;

  6,聯合國秘書長應在2021年前,召開一次國家元首級的應對生物威脅的首腦會議,以建立可持續的公共衛生安全籌款和新的國際應急能力。

 

撰文:俞瑾

etnetApp通天下】獨家「銀行匯率比較」功能:匯市靚價一眼通,一按直達交易商,買入賣出好輕鬆!

 

立即下載>>

etnet財經﹒生活App 

iOS : https://apple.co/2PCaN4b 

Android: http://bit.ly/38h135T

 

etnet MQ強化版App 

iOS : https://apple.co/2VEjoHl 

Android: http://bit.ly/32RGk7G 

 

#醫療體系#應收盡治#肺炎疫情#特朗普#全民醫保#口罩荒#衛生安全指數#新冠肺炎#美國加息

相關資料 - 

醫療體系

異動股

01822

中木國際

0.230

異動股

00960

龍湖集團

12.440

異動股

01359

中國信達

1.350

備註︰

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12/11/2024 17:59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今日焦點股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