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救市#今日焦點股
2019-10-16

【FOCUS】「小努力」蓋「大視野」 施政報告恐難救近火

 

  在沸反盈天的政治風險、經濟風險的雙重夾擊之下,特首林鄭月娥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周三(16日)終以破天荒的視頻形式揭盅。逾220項「新」措施中,最重磅當屬:(1)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700公頃私人土地;(2)放寬首置按保樓按上限;(3)未來3年建1萬過渡屋。

 

  港府終肯動用「尚方寶劍」祭出收地計劃,無疑較去年被斥「等到頸長」的「明日大嶼」計劃顯得務實;惟無論如何在公屋、綠置居、白居二、首置盤間進行配額騰挪,房屋供應僧多粥少的難題短期恐仍難以有效解決。更甚者,報告以覓地建屋、開庫派糖的民生「小努力」,掩蓋「中-美、中央-特區、新經濟-舊優勢」等深層劇變的「大視野」,對解決香港眼下空前的政治危機只有口號、未見對策,令人質疑雨過之後,是天青,還是更大的雷暴?

 

 

新一份《施政報告》以覓地建屋、開庫派糖的民生「小努力」,掩蓋「中-美、中央-特區、新經濟-舊優勢」等深層劇變的「大視野」,令人質疑雨過之後,是天青,還是更大的雷暴?

 

自認「突破思維」,擬行使公權收回700公頃私地

 

  去年以主打「明日大嶼+三隧分流+禁電子煙」的《施政報告》,結果只取得48.5分「肥佬」。林鄭周三上午現身立法會議事廳,惟最終在泛民議員的抗議聲中,要破天荒改以視頻形式宣讀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

 

  時值反修例風暴進入第四個月;美眾議院周二(15日)無異議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及《保護香港法》;剛公布的8月本地出口貨量錄連跌10個月,疊加連跌7個月的零售數據,香港經濟第三季陷入技術衰退已板上釘釘--政治、經濟雙重風險夾擊下,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如何平息風暴、解開死結、指引前路,可謂全港矚目。

 

  如政府一早吹風將聚焦土地供應問題,報告提出行使公權(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土地作公共用途,並將此稱為「突破思維」。具體而言,包括約450公頃屏山、藍地一帶新界棕地;各區已規劃作高密度房屋發展的私人土地;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的約7公頃私人土地。

 

配額左騰右挪未解供需缺口,收地、共享臨挑戰重重

 

  暫且不論上述450公頃新界棕地中只有不到四成(160公頃)較接近現有基建設施,以政府現時的管治能力,無論是更改規劃用途還是興建基建配套,乃至與地產商就賠償討價還價,勢需以數年計;換言之,於短期增加供應仍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至於「大幅增加過渡性房屋項目,未來三年合共提供1萬個單位」,按運房局去年成立「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至今約1300個單位的進度看,挑戰不小。

 

  再看報告所提「明年預售約1.2萬個居屋和『綠置居』單位」,實則並無解決未來5年預計可落成居屋單位僅1.56萬伙的事實;更受爭議的「放寬首置九成按保樓按上限至800萬,於當前經濟下行逆風之下,政府「幫人上車」的好心恐隨時淪為「害人負資產」的壞事。

 

  至於去年報告已經提出、卻只聞樓梯響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今次報告預告擬於明年初正式接受申請,應是較有效率釋放短中期房屋供應、有助抑制房價之舉。政府面臨的挑戰則是,如何以全局眼光通盤規劃未來新市鎮,避免地產商「各懷私心」地提交申請,及以透明機制打破「官商勾結」嫌疑。

 

漠視「中-美、中央-特區、新經濟-舊優勢」劇變

 

  新一份《施政報告》的長遠成效見仁見智;不過倘就會否助香港即時「止暴制亂」,以及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經濟寒冬及可能的中小企倒閉/裁員潮而言,除了重申「四大行動」」「三大原則」,實未見任何實際招數。

 

  究其原因,恐怕是港府上下續以覓地建屋、開庫派糖的民生「小努力」,掩蓋「中-美、中央-特區、新經濟-舊優勢」等深層劇變的「大視野」,是政治智慧還是勇氣魄力使然?處於水深火熱的香港人,或許只能再一次以「肥佬」分數回應特首;惟真正的擔憂是,雨過之後,是天青,還是更大的雷暴?!

   

#施政報告2019#林鄭月娥#房屋供應#土地發展#過渡性房屋#放寬樓按#反修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土地共享先導計劃

相關資料 - 

施政報告2019

異動股

02276

康耐特光學

14.480

異動股

02823

安碩A50

13.610

異動股

06128

烯石電車新材料

0.049

備註︰

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22/11/2024 17:59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FOCU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