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諳美帝引爆中國經濟危機用心 「六大穩」全線布陣
每年4月、7月、10月、12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都是市場窺探中國最新政策風向的標竿。繼4月23日史無前例明確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五大市場「健康發展」後,周一(7月31日)的最新會議再提「六大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如果說4月的會議如本欄所稱暗示「中國政策入『防守』模式」,那麼7月的會議進一步明確顯示,當局已深諳特朗普貿易戰終極目的是引爆中國全面經濟危機來遏止崛起,而須全線布陣,以防止局部爆雷引發連鎖反應,最終令系統性風險噩夢成真。
當局已深諳特朗普貿易戰終極目的,是引爆中國全面經濟危機來遏止崛起,而須全線布陣,以防止局部爆雷引發連鎖反應 (Kenji攝)
23萬億房貸如高危堰塞湖
與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相比,政治局會議有關「堅定去槓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提法令人側目,尤其是後者一改過去「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態勢」的提法,結合深圳同日出台的調控升級「企業限購」「個人3年限售」、「離婚2年限貸」等大招,恐意味著最高層不惜以鎖死樓市流動性的方式,對資產價格泡沫繼續吹大採取「零容忍」。
無獨有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工作人員中國國別報告顯示,內地企業槓桿率升勢逐步放緩,但政府和住戶槓桿率卻節節攀升。其中,住戶債務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從2016年的不到100%迅速升至2017年的約110%,反映居民部門償債能力進一步惡化。
截至上半年,內地個人住房貸款餘額錄高達23.84萬億元,如同懸於金融系統的巨大堰塞湖,倘若小川退休前罕有預警的「明斯基時刻」真正來臨,後果堪虞,而此正正是政治局會議將「穩就業」、「穩金融」擺在「六穩」之首的原因。
人民幣短期或暫見底穩預期
至於「穩外貿」,或間接證實面對「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此輪人民幣貶值早在當局議程之中。自4月以來一路失守6.4、6.5、6.6、6.7、6.8,市場至今仍對「政策底」在何處表示困惑。
最近兩日,每當在岸即期匯率走弱拖累人民幣CFETS一籃子匯率指數觸及去年低點92.26時,就有中資大行拋出美元賣盤,抑制即期進一步走貶。92.26正正是央媽去年5月宣布引入逆周期因子前,人民幣CFETS指數的年內最低點,短期或被視作當局「穩預期」下的支撐底。
不過正如IMF警告,隨著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因為全球風險偏好的突然變化,中國的匯率壓力會再次出現。債務償還和再融資成本的上升會給高槓桿的債務方壓力。在極端情況下,這種壓力會導致外匯儲備再現大量損失,最終可能導致出現破壞性的匯率貶值。
多重風險之下,當局極需以減稅帶動消費者和私營部門活力,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改善資源配置及實現長期生產率的增長,進而改善中期增長前景。否則若一味防守,只會侵蝕政策緩衝空間,推高經濟減速和金融危機爆發的風險。
撰文:俞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