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2024Text: 喬遠(轉載自藝術當下)
期望與落差?《金手指》側寫一個時代的氛圍
在2023年尾、2024年伊始最受人注意的港產片,毫無疑問是《金手指》:宣傳標榜這部電影是梁朝偉和劉德華繼《無間道III》(2003年)後、20年來的首次合作,更有傳《金》片的製作開支高達3.5億元,引人注目合理不過。
成本高昂,相信除了梁、劉兩人的片酬不菲外,更因為電影橋段取材自佳寧集團詐騙案,以上世紀70、80年代為背景,各種服裝、佈景和道具如果用昔日的真實舊物,搜尋困難,價錢也很可能高昂;如果重新仿製,像真度必須甚高,否則較年長觀眾很容易可指出破綻;加上戶外街景也可能要搭建,或動用電腦特效加工,所以場面較大的懷舊製作如《金》片、《梅艷芳》(2021年)和《風再起時》(2022年)等均要動用甚高的製作費。
不過,隨著上述富吸引力的元素而來的是觀眾極高的期望。《金》片上映以來,評論可說譭多於譽,部分觀眾頗感失望。綜合網上不少評論,撇除有關個別演員的演技,或技術層面如電腦特效或視覺效果等的分析不談,針對劇情的批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有觀眾期望《金》片的主線會類似《無間道》(2002年)那種雙雄正邪對決,但結果發現這部電影的情節較集中在梁朝偉飾演的程一言,雙雄之間的戲劇衝突不甚強烈,加上犯案和調查過程多屬文戲,動作場面極少,因此不少意見指全片娛樂性遠不及《無間道》。
第二,由於故事以佳寧案為藍本,有觀眾指電影未能詳細交代事件的來龍去脈和細節,也有指個別角色的塑造距離現實中的人物甚遠(例如為佳寧處理股票事務的「金牌莊家」),也就是說,《金》片還原歷史未夠真實和詳盡。
第三,片中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塑造稍嫌簡單和平面,不夠立體,這自然也令《金》片的戲劇張力大打折扣。
或許因為觀影前並沒有上述某些期望,筆者只較為認同這幾點批評中的第三點,相信首兩項批評並非源於《金》片創作團隊失手或力有不逮,而是他們的創作意圖根本與這些觀眾的預期不同。
《金》片的導演兼編劇莊文強出道20多年,資歷深厚,擅長創作充滿戲劇性和娛樂性的鬥智式電影,包括《無間道》系列、《竊聽風雲》系列和《無雙》(2018年),要是他想炮製另一部《無間道》,以梁、劉爾虞我詐、各出奇謀的橋段來吸引觀眾,大抵不會選擇以佳寧案為題材──商業詐騙案的調查充斥著數字和文件,過程複雜而繁瑣,要以約兩小時長的電影來交代絕不討好,加上以真實事件為基礎,對創作來說可能是掣肘多於幫助。這些局限,莊文強又豈會不知?因此,筆者相信他在《金》片中主要想呈現的,並不是雙雄鬥智式的戲劇元素。
同樣道理,要用長約兩小時的影像以寫實方式來巨細無遺地重演佳寧事件,難度極高,即使能做到,也可能甚為沉悶,相信莊文強志不在此。筆者覺得,近年部分港產片觀眾對所謂「寫實」過分執迷,甚至視為評價所有電影的最主要標準(因此才會有人質疑《金》片中的「金牌莊家」角色),忽略電影可以有多種風格和類型,寫實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這套觀念或許源於香港傳媒在宣傳電影時,為證明製作認真嚴謹,以吸引觀眾,喜歡強調團隊為求寫實,不惜工本,排除萬難,又或心思縝密,注重細節。畢竟,宣傳文案用製作過程中的小故事來引證作品「具真實感」,比起憑空讚揚作品有其他吸引之處更容易有說服力。舉例來說,筆者看過一個訪問,指導演譚家明在拍攝《最後勝利》(1987年)時,要求演員曾志偉將一件戲服先在日常生活中穿兩天,然後才作拍攝,他指出這樣做可令該件戲服的外形產生輕微變化,有給人穿著過的真實感。這個小故事當然旨在說明譚家明是好導演,觀察入微,一絲不苟。筆者絕不懷疑故事是否真實,也認同譚是好導演,但是「寫實」卻從來不是他的強項。這種奉「寫實」為至高無上準則的風氣,對提升觀眾的欣賞能力並無助益。
《金》片中好幾個場面刻意用上誇張,甚或近乎漫畫化的設計(最明顯的一場,是程一言與銀行家商討貸款協議成功後,會議室立即湧現一群艷女郎在熱舞),可見莊文強團隊使用的並非寫實主義的拍攝手法。那麼,他們想帶給觀眾的又是甚麼?筆者的揣測可以由電影的海報說起。
附於本文的這張海報(與同系列作品)由著名美術指導張叔平設計,以今天的美術口味看來,顯得陳套、直白外露而色彩俗艷,用香港俗語來概括是「娘」,但這種卻正是80年代(電影故事發生的時代)流行的風格。筆者認為,這系列海報的作用不單在於宣傳電影,更與電影要表達的內容起到呼應:莊文強真正要反映的,是70、80年代香港社會急功近利、紙醉金迷的浮誇一面,在商業世界中講求的是巧取豪奪。這其實也是歷史紀錄,只是導演無意寫實地重演一宗案件,而是藉著這個故事側寫一個時代的風氣。到電影末段,程一言在獨白中忽然說到,香港由本來只顧經濟的地方,忽然談起法治,更可說是畫龍點睛。
從這個角度看,筆者認為《金》片還是相當可觀,即使不無瑕疵,但既能表達訊息,個別場面和枝節也構思巧妙,娛樂性不俗。筆者尤其喜愛影片開首寫程一言初到香港,在潮州人圈子打滾,直至假扮富豪,騙得地皮交易,因而獲得賞識的一段,篇幅不長,但寫出程一言早已具備梟雄和賭徒性格,也反映鄉里間既有互助的情誼,又會計算利害關係。此外,大部分演員表現出色,個別配角更令人耳目一新。當然,觀眾的期望與創作人的意圖有落差,原因之一是電影的宣傳不斷強調《無間道》和佳寧案,令觀眾捉錯用神。
總括來說,《金》片來勢洶洶,但反應不似預期,這或許也是2023年港產片整體狀況的寫照。去年初,《毒舌大狀》叫好叫座,在香港票房收入更逾1億元,打破紀錄,令人憧憬港產片不論商業上或質量上皆全面復甦。可惜年內兩部斥巨資製作的懷舊電影《風再起時》和《金手指》均未能全面獲得評論和觀眾肯定。過去在香港和內地長期有一定賣座保證的警匪動作片,如《掃毒3:人在天涯》和《爆裂點》,似乎觀眾也逐漸失去興趣。
去年內能為港產片帶來一點生氣的,還是本地口味的小本製作,雖然成績參差,部分作品未如理想,但筆者認為《流水落花》、《燈火闌珊》、《4拍4家族》、《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等均可算佳作,後兩者更有不俗的票房。不過,上述除了《4》片,均屬香港電影發展局「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資助作品。究竟受惠於這項計劃的導演怎樣才可以開拍第二部電影,以至除了本土小品,港產片還可以開拓甚麼題材,都是圈中人在未來數年需要探討的問題。
Source: 藝術當下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