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2018
Zipper配合法規 推虛擬貨幣現金化
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和虛擬貨幣漸受不同行業的關注,不少企業陸續嘗試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日常業務。
可是不少國家或地區目前仍未訂立對區塊鏈的相關法規,因此,有調查指政策規範是目前區塊鏈發展的關鍵因素。
Zipper顧問李智健(左)及行政總裁陳宇表示,現時全球只有約5%的人有虛擬貨幣錢包,期望平台能把虛擬貨幣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
為把區塊鏈應用在金融業上,金融區塊鏈平台Zipper與不同的持牌金融機構合作,按照全球不同地區的金融監管法律建立其區塊鏈平台。Zipper行政總裁陳宇(Boris)表示,Zipper的目標是成為虛擬貨幣現金化的平台,實現用戶在現實消費場景中的虛擬貨幣快速支付。長遠而言,為各種加密貨幣估值。
金融區塊鏈平台 建跨鏈網絡
現時不少銀行或金融機構基於對安全、法規、技術等考慮,對區塊鏈的應用採取較謹慎的態度。這些機構雖然都有自家的區塊鏈平台,但大多屬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或私有鏈(Private Blockchain)的範疇,各平台之間並不是互聯互通。情況猶如在互聯網發展的早期階段,互聯網應用只局限於公司或機構內網和局域網一樣。
Boris直言,區塊鏈是金融科技的核心技術,過去10年有不少金融機構嘗試研發及應用,可是現時的金融科技類的區塊鏈項目都有不同的缺點,「舉例說,很多現有的區塊鏈並不兼容世界各地的法規,它們要連接其他地方建立全球網絡,就會受法規所限,而當地的金融機構亦不可能連接。」
此外,現時不少區塊鏈還有其他問題,如與現行金融機構清算結算邏輯不脗合、客戶的私隱保護機制不完善或業務數據不安全等。有見及此,Zipper希望搭建一條跨鏈通信的全球金融公鏈,為授信認證的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提供數據和交易轉接服務。
做轉接機構 虛擬貨幣真交易
現時的虛擬貨幣交易屬於個人與個人的轉帳,即使現時有店舖接受虛擬貨幣支付,都是由店主與客戶之間的交易,當中並不牽涉銀行或持牌機構。而傳統的綫下支付領域上有多個參與方,如持牌銀行和信用卡機構。現時客戶用信用卡支付時,信用卡機構如Visa、Mastercard等都會向銀行查詢,再告訴商戶交易能否完成。
Boris指,平台希望成為一個轉接機構,將虛擬貨幣和現實消費場景進行連接,讓商戶可透過現有的收銀系統進行虛擬貨幣交易。「若我們今日拿著虛擬貨幣去快餐店買麵包,店員可能會趕走我們,可是虛擬貨幣其實是可以用作日常買賣支付。」他表示,平台的願景是成為買賣雙方之間的橋樑,以後用戶不論用任何虛擬貨幣支付後,平台會讓商戶選擇收取虛擬貨幣或當地的法定貨幣。
他補充,平台希望在現有的交易模式,把虛擬貨幣在現實生活中廣泛應用。他預計,在2018年內將達成2,000個商戶的合作。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