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4/2019

為甚麼人們選擇沉默:可能源於善意,也可能源於怯懦……?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房間裏的大象」的大象指某種巨大而無可回避的真相,大象在房間裏,人們可以視若無睹和相安無事。澤魯巴維爾以此為書名,是因為作者注意到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人們對於某些「不方便談論」的事實,會集體保持沉默的現象,作者將此種現象稱作合謀性沉默。這是一本從社會學和心理學角度觀察和剖析這種集體沉默行為的著作,這也是一本對人們如何打破沉默提供可能幫助之書。

 

  書中沉默這個詞出現了200多次。作者深入到我們自己身處其間,卻未曾注意的或刻意迴避的潛在世界。在那裏,我們彼此默契,不發一言,我們被沉默所壓制、恐嚇和羞辱;同時,我們也是沉默的合謀者,在壓制,恐嚇和羞辱著別人。我們的沉默於是成為一種力量,這力量來自彼此合作,但其意義卻在於彼此阻隔。人們各自為政,但異口同聲,集體參與了一場沉默大合唱,而指揮台上,往往空空如也……沉默的合謀成為了有生命的東西,自發地生長和運轉,而這,正是合謀性沉默的詭異之處。

 

  有些時候,沉默也許是起源於善意和禮貌,比如在臨終親友面前,我們不願意談起他們的病情;比如和一個口吃的人聊天,我們假裝注意不到他的口吃。但是另一些時候,沉默源於怯懦。人們害怕權力,害怕高壓,害怕失去權力或權利、失去升官發財的機會,害怕失去房子車子,於是沉默成了自我保護的機制。高貴是高貴者的墓誌銘,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證。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